
所谓“天人之辩”,是指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之间关系的辩论。商周时期,人们把天看做是至高无上的神,到春秋战国时期,“天人之辩”真正开始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展开。儒家创始人孔子曾对鬼神产生怀疑,但孔子并未因此引导到唯物主义。道家代表老子主张道法自然,这种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叫人顺从命运则是消极的。孟子则片面夸大理性的功能作用,以为通过思维能“知天”。——李卫《文化常识全典》
阿末闲话:
天人之辩,很高深,阿末也只能浅说两句。敬畏天,但不迷信天;顺应天,但不盲从天;怀疑天,但不能无法无天;道法自然,但不能不作为不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