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孔子的这句话中,我认为孔子真正感受到了学习和交友的快乐,做人通达。
学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时常去温习复习,做到真正掌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或者启发。或者,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实践),做到“知行合一”,在“做”中检验知识掌握的对不对、牢靠不,技能熟练不,对所学进行及时反馈。感受到“所学”为“所用”的乐趣。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人家不了解我,是人家的事;我不怨恨是我的事,做人多一份洒脱,少一份计较,对身心都好。在现代以结果为导向的社会中,过程不重要,结果更重要,不能以表面的勤奋掩盖实际上的无能。“说”和“写”真的非常非常重要。从“人不知”到“人知”再到“被需要”,这才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这也才能助力你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