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写作经验
拆书方法总结-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拆书方法总结-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作者: maddongbrother | 来源:发表于2021-10-27 09:39 被阅读0次

自从开始日更到现在之后,对于知识的了解深度有了一些感悟,但慢慢对于知识体系,知识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最近思考这一切其实都还不够,因为在将知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过程中,仍然还是做的不好,原因还是知识还是停留在知的层面,就是对于作者的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但也仅仅停留在自己的理解上了,既没有把这些知识完全的体系化,也没有将知识落实到实践的层面,思考一遍后发现自己的老毛病还是没有改掉,获取新知很容易让人获得快感和成就感,因为学习之后大脑就会分泌内啡肽,告诉自己我又学会这个,而将所知道的这些写出来,只是又一次强化了这个概念,当文章发出后又一次获得了满足,告诉自己我真的学会了。

但你真的学会了吗

思考一下会发现坐而论道容易,践行真理很难。

再次翻开《拆书》这本书,里面的观点和方法觉得还是有有收获,实用类书籍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关联已有认知,并调用之前的经验场景,然后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计划。所以拆书的方法是,读书分为3步:

第一步I型卡片: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一本书先自己读,然后读到一些地方的时候需要用自己的话语进行复述,转化为自己的理解,这是I型卡片。这里面的技巧是不要摘抄原文,一定是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激活自己的认知区域,产生新的关联。

第二步A1卡片:调用已有经验。联想一下自己过去是怎么认知的,怎么思考的,这个要非常的详细,何时何地遇到了什么事情,什么人,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你们怎么解决的,失败还是成功,而不是泛泛的谈感想,因为感悟是没用的,只有经验是有用的。另外和作者的这个观点有什么区别,作者的方法好在哪里,为什么会好,适用边界在哪里。这个可能会耗费较长的时间,但是这个是值得的。

第三步A2卡片: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到这个知识之后,你的目标是什么(是否符合smart),你的落实计划是什么,计划要多久完成,要做哪些事情,应用的频度如何,具体的应用步骤是什么,做完是否能够缩小与目标的差距。

看完之后,很多人回想,看个书怎么还这么麻烦。但如果要想将知识应用起来,这个过程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卡片计划我去年应用了大概一个月,后来放弃了,现在想主要问题有3个:

1.实践的速度跟不上学习的速度。我去年看了时间管理,写作以及战略规划,管理等书籍(想想今年也是),而这其中每个技能的实践周期都会很长,但由于你读书读的太快,而落实实践这些方法肯定都跟不上。结果就是每天写了反思和计划,但是根本没法去实践,一个月后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就不再坚持。

2.反馈周期过长,没有形成正向反馈。一本书看完可能只要几天,但真正要将知识改为自己的习惯,可能要数月甚至数年才会有效果,而且中间还少不了走弯路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形成正向反馈,很难坚持下来。一个大佬曾经说一本经典的好书要看两年,因为要不断练习其中的方法,看的快了没有用。

3.量变引发质变,难坚持到临界点。很多方法只有积累足够多的反馈,才会开始自己有感觉。如果频度太低,达不到临界点的量,很难开始有收益,而就是因为没有收益,自己还是会回到老的方法上去。到目前写文章写了100篇才开始有一点点感觉,而且这些文章还不是自己反复打磨的。

现在想想还是要回归到自己的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上来,每个人在改变时都是一腔热情,但又太渴望急切的改变,希望3个月或者半年能够速成,所以同时去做什么事情,但欲速则不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次做很多改变,最终是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学习一项新的能力,前期是非常难的,需要耗费大量的意志力,而意志力是一个消耗品,如果没有形成习惯,最终都无法持久。而形成习惯的关键就是获得正向奖励。一次性做太多改变,一般都很难坚持下来。

所以计划还是要立足长远,10年计划,每三个月改变一个习惯,慢慢改变。

相关文章

  • 拆书方法总结-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自从开始日更到现在之后,对于知识的了解深度有了一些感悟,但慢慢对于知识体系,知识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但最近思考这一...

  • 何帆读书法(读书笔记)

    一、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曾经有人问宋代理学大师陆象山为何不著书,他答道:“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

  • 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只是一个先后顺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我注六经,一定会陷进六经里而不能自拔吗? 我注六经,是说我信任并遵循六经的含义,还是说我解...

  •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命运。 不同的命运,统一于一个人生。 六经注我,是把书读厚的过程。 我注六...

  • 2018.3.13每周分享(怎样改进学习方法)

    给大家提供三个学习方法的改进方向,助你你成为一个学习高手。 1.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六经注我就是以...

  • 读书谬误

    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带着问题去读书。

  •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 还是 我注六经。 顺序不同。 意义天壤之别。 读书就是要六经注我的境界。 注:融会贯通。注入。 读书思考...

  • “六经注我”

    我的学习经历了两个阶段:“我注六经”、“六经注我”。“六经”原指儒家经典,这里代指需要学习的东西。我注六经:这个阶...

  • 学习 .法

    怎样改进学习方法? 何帆老师提供了三个学习方法的改进方向。分享于此。 1.不要“我注六经”,要“六经注我”。 六经...

  • 【小习惯】2019-01-14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出自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语录》,说的是一种读书方法。 六经注我,是说阅读者用经书里的思想智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方法总结-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du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