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婚礼时,我们一起聊天,师兄说他现在跑步跑得很慢,原因是他在两年前跑步时伤到膝盖,不能跑久了,也不能跑快了。
锻炼是好事,但是真的不要过度。我们不是专业田径运动员,只是用于锻炼自己身体,让身体更健康,太过了,就伤身,得不偿失了。
在快节奏的今天 ,锻炼已成为许多人追求健康和释放压力的重要方式。无论在清晨的室外跑步,还是在室内健身馆的力量训练和瑜珈,锻炼的身影到处都能看见。
但是,我们在锻炼的同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锻炼不要过度。
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凡事都要讲究一个度的掌握。
就像平时吃饭一样,吃得太多,会引起消化不良,酒喝多了,容易醉人,甚至是失去生命,锻炼也是如此。
过度的锻炼会引起身体损伤。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会导致肌肉拉伤,关节磨损,甚至引发一些慢性疼痛。
我母亲原来科室里有一位医生,现在已经是科室主任了。他经常打羽毛球,常常代表医院参加比赛。
有一次,他上门诊,中午我们一起在办公室吃饭,他说,最近他脚和手都痛。
因为我知道他经常打羽毛球,以为平时锻炼的人,应该没事,于是,我说,某某老师,你平时不是在打球吗,怎么会痛呢?他说,就是因为锻炼多了,用力猛了,过度了,所以,才痛。康复科的医生让他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打球了。
看吧,这也是锻炼过度。自己是医生,有时还是要忽略这个问题。不要认为锻炼一定就是好事,但是太过了,还是不行的。
锻炼最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年龄、性别、胖瘦程度、有无慢性病等综合因素,合理安排运动强度。
比如,身体有些胖的人,选择跑步就不要跑得太快,可以先快走,然后再慢跑,这样循徐渐进增加,别一下用力过猛。
再比如,有高血压的人就不适合跑步,打太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慢走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些想减肥的姐妹,在锻炼时,一定要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相结合,两者结合才能更有效。
不仅只是锻炼,平时还要合理安排好饮食,休息好。这样才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休息是为了帮助身体恢复。所以,锻炼是一方面,还有其它方面也要跟上,这样才能达到锻炼的目的。
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坚持。我们要把锻炼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要科学锻炼,不要盲目锻炼,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增强体质的效果。
生命在于运动。就像水一样,池溏里的水静上不动,没有一生机,而江河的水一年到头奔流不息,看到就有生命力。
天天锻炼身体好。这是我们从小就懂的道理。但是,在锻炼的同时,一定不要过度,否则伤身。
蔡锷说“身勤则强,逸则病。”所以,动起来,让身体更健康,但不要过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