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但非常和谐,具有繁花灿烂的装饰美。人体扭曲、修长、变形,呈现轻微颓废与轻微造作的美感。除面部和裸露的身体,人物服饰以及整个画作的背景都被满满填充进抽象的几何图案。整个画面弥漫出浓烈的抽象、象征和神秘主义气息。可是在绚烂的表相下,又总能窥见画中人的愁闷、悲伤、缄默与绝望。
克里姆特的“金色时期”为他带来了正面评价与成功,并被认为是他的巅峰时期。其代表作包括1898年的《帕拉斯·雅典娜》和1901 年创作的《朱棣斯一 Judith I 》,而“金色时期”最著名的作品则是那幅在他身后188年,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油画的《阿黛尔·布洛赫·鲍尔像一》(1907),和创作于1907 - 1908年的《吻》。
克里姆特画作的另一特色是画中主角绝大多数都是女人,主题则为“爱”、“性”、“生”、“死”,生命轮回。
1918年2月6日,55岁的克里姆特因中风和肺炎在西班牙去世。
“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著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的看看我的画。”1899年,《真相》上,裸体红发女人手握真理之镜,上方引用席勒风格的字体,“如果你不能以你的成就与艺术满足所有人,那就满足少数人吧。”
在奥地利的艺术史上,曾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画派,叫做“维也纳分离派”,而克里姆特就是这个画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这一画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技法上来讲,克里姆特擅长运用色彩、装饰物和变形的人体来表达自己的追求。
比如下面这幅《达娜厄》,画卷的主体就是一个蜷缩的裸女,但仔细观察却会发现,她的手指和显然被刻意缩小,而大腿则被故意放大,使得整个人物看起来并不协调。另外,人物周围的纱帐还被装饰有多种图案,而且整个画面的色调艳丽。如此一来,原本希腊神话中美丽端庄的女子,在克里姆特笔下竟成了“扭曲”的形象。
而要谈到诱人,克里姆特则更为擅长。他几乎不需要可以描绘,或者说完全可以在将女性躯体扭曲的情况下来刺激观众的感官。比如下面这幅《水蛇》,克里姆特用抽箱的方式,将拉长的女性躯体比喻成水蛇,整个画风瞬间弥漫着危险的欲望。维也纳华丽的色彩:克里姆特作品赏析_搜狐文化_搜狐网 http://www.sohu.com/a/209580539_15634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