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阿富的贞操》,乞丐老新见到了女仆阿富后动了心思,以主人的猫作为要挟。阿富经过几次反抗心理斗争之后选择了妥协。
出乎我意料的是看见阿富愿意献出身体后,老新反而抗拒了起来“说不出是反感,还是害羞。”最后他也没有实施行动。
过了二十年后,阿富嫁给了有权也的富人,偶然和老新相遇,两人对视思考了很多,而故事就此结束。
《罗生门》读了一大半,我一直没有仔细思考芥川的写作思路,总觉得故事的留白太多,虽然能感受得到文字背后的压抑或者讽刺,却说不清道不明。特意查询了网上对这篇的看法,我才意识到自己没有考虑到作家写作时的局势和心理状态。
原本我对坚持贞操的阿富为一只猫而放弃原则感到惊讶和不解,原来老新从中看到了人这样的一面, 他是坚持老幕府的一派而坚持的结果已经可见—灭亡。从阿富的举动上他意识到,倒戈反而能很好地错过下去,而代价就是舍弃自己的“贞操”,甘愿丢弃贞操的不止是阿富,还有他自己啊。
厉害的作家确实有独到之处,而作为读者,浅层阅读名著枯燥是难免的,用心去看,你会看到文字中以前看不到的东西和更深层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