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我常看的案头书里有两本很特别,不像之前介绍的那几本书,充满了哲理,篇幅很长,文字很多。这两本几乎每一页都是图片,而配的文字却像诗歌一样。
黄昏时,
不妨坐在阳台的摇椅上,
一边喝着甘菊茶,
一边倾听鸫鸟清亮的鸣叫声。
这样每天的生活,
一定会变得更快乐啊!
它们就是《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十多年前偶然在翻看杂志时知道了有这样一位老太太,和摩西奶奶很像——满头白发却很优雅。她们都做着和年龄不相称的、令人惊艳的事。一个是年近七十开始学画,一个是五十六岁移居深山,独自建造了一个18世纪风格的农庄。
如果只是看图片,会误以为她是因为从小生在乡村而习惯这样的生活。可是,如果看过她的履历会被她的心明如镜而折服。
当现代社会的人在追求成为人群中事业有成、光艳照人的焦点时;当现代人在毫无节制的陷入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时;她却选择了远离现代社会的这些先进产品,回归到只关注生活、关注自然的初心里!

塔莎奶奶1915年生于美国的波士顿。她家境殷实,父亲是飞机设计师,母亲是肖像画家,出入她们家的都是各种名人,卢梭、马克•吐温、爱因斯坦、爱默生…… 可是她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那种华丽生活和虚假的交际,而更向往乡间那种自然纯朴的环境。15岁时她就尝试过传统的农业生活,同时也利用小时候学会的作画技能为小朋友创作手绘作品,还因此获得了绘本界的最高奖,凯迪克大奖。五十六岁之后她终于可以利用自己的稿费,在佛蒙特山区买下了一片地,开始她优雅老去的后半生。

她在自己亲手建造的农庄里,种植各种花草和水果蔬菜,与柯基为伴,与山羊为伴…… 随着四季的变换,准备各种应景的食物和衣服;节日来临时还会根据传统习俗精心准备宴席和礼物。毫不夸张的说,她就是老年版的李子柒呀。还是说,李子柒也曾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她的影响呢!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日本女性知悉了她的故事,甚是崇拜,飞去美国拜访她,才因此有了这一系列的《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再后来,2009年,《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系列书籍繁体中文版也面世了。2010《塔莎奶奶的美好生活》的简体版也面世了。我很幸运的买到了第一版,当时无比的开心。而另一份开心是因为每一本书中还附赠了一包花种子。在看着塔莎奶奶的故事时,又可以尝试一下她的生活,觉得参与感十足呢!
书中展示了很多塔莎奶奶的日常生活的图片。比如她坐在窗台旁一针一针的缝制四季的衣服。圣诞节的时候拿出家中近百年里一直在节日时使用的烛台。和柯基在春天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玩耍。冬天里看着柯基在雪地里欢快的打闹……

她每一天的生活都让我这个被现代社会裹挟着前进的人羡慕不已,在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深层次渴望。在她的生活里我看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边生活的影子。感受到了:
我们真正想要的,并非物质,
而是心灵的富足,
想获得幸福,
就是希望心灵得以充实吧!
除了感受塔莎奶奶生活中的各种诗意和纯朴,在书中还感受到了她对于农妇这个身份的认同和自信。在书中,她就曾经直接明白的表达过赞赏:
主妇是个伟大的职业,
没有什么可羞怯的。
身为主妇不代表无法钻研学问。
你当然可以一边熬煮果酱,一边阅读莎士比亚。
是啊!做饭和阅读莎士比亚,并不冲突。也许它会你做出的饭更有诗情画意呢!即使我们无法像塔莎奶奶那样,拥有一个回归原始自然的农庄,可是也可以尝试着,在家中种上一盆花或是不疾不徐的为自己泡上一杯茶!想象水泥城市里属于自己的田园时光~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齐帆齐第5期28天写作特训营 第( 7 )篇1407字,累计10087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