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糕顾名思义,是用油炸制的食品,话说油炸的食品罕有不好吃的,哪怕是馒头切成片裹上一点鸡蛋液炸完也很好吃,过去人们在北方过年的时候,总是要炸制一系列的点心,有大咧子,芝麻球,虾片等等。
今天要说的炸油糕就是山西内蒙等地常做的食物,油糕是用黄米面上锅蒸,蒸的时候,在笼屉上铺上笼布,需要等待十几分钟,蒸好后即刻取出,趁热加上水和面,包上早就准备好的红豆馅,根据喜好和地域风俗,也有包菜馅的(一般是鸡蛋粉条豆腐配置而成),包水油馅的,这种馅料是用黑糖芝麻等配置好的。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308%2F50960c0bj00r8eo9a001vc000eb00di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jpg
包好了馅料,开锅热油,一般是用胡麻油为主,这种植物油炸制的油糕色泽金黄,诱人食欲。炸油糕是个技术活,就和炒大米一样,特别考验厨师的火候把握。
最好的油糕是表皮酥脆金黄,稍微起一点点泡,这样的油糕表皮吹弹而起,咬一口入口酥脆香甜,馅料的甜味加上新鲜的面香味道充满了口腔,特别有饱腹感。尤其是水油馅料,咬开以后,香甜可口,回味无穷。其次是红豆馅料的,这种馅料最好是自己制作,就是用红豆加白糖调制,也可以用去超市买现成的。
说完油糕的做法,我们回顾一下油糕的历史,“吃油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山西做油糕,特指是用蒸熟的黄米面,包了馅料之后炸出来的。这种黄米面是用黍磨出的面粉、山西很多地方称黍为大黄米或者软米。
黍,乃是五谷之首,在山西的种植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是炎帝在长治羊头山鞭百草时所得。”
别具特色的山西油糕作为承载黍文化的传统食品,始于唐代。《清异录》记载唐韦巨源的《烧尾宴食单》中有饭食点心“见风消”,即此做法。烧尾宴的来历出于鲤鱼跳龙门的典故,龙门即今河津禹门口。相传从龙门走出的白袍将军薛仁贵,将老家的黍米面制法带到长安,后成为烧尾宴中的一道名点。
唐至宋,油炸黍面渐渐演化成现在的油糕。到了清代,山西油糕因其美味与寓意,进入了满汉全席,在全国传播开来。
src=http___upload-images.jianshu.io_upload_images_20545964-92efe0621c327859.jpg&refer=http___upload-images.jianshu.jpg
吃油糕的习俗和日子,在山西等地,每逢生日嫁娶或招待贵客,人们一般会制作油糕,特别在内蒙和山西很多农村,招待贵宾,一般会炖鸡肉或羊肉,炸制油糕,把自己样的土鸡蛋炒上一大盘,是那种大块大块的鸡蛋,再把山药切成丝搭配粉丝菠菜等,这就成了最简单的美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样的一桌子菜配上一壶老酒,所有人坐在土炕上,围坐在木桌前,促膝谈心,吃点凉菜,品尝农村的家养鸡,吃一个油糕,喝上两杯,幸福就在屋里洋溢弥漫开来。
油糕不光招待贵客,也会在生日嫁娶等日子登上老百姓的餐桌,因“糕”与“高”谐音,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重要日子来临时食用,故又称年糕,喜糕。
src=http___p9.itc.cn_q_70_images03_20210314_ba8b3967be5c43c78a51fd313876353c.jpeg&refer=http___p9.itc.jpg到现在很多山西晋北有老百姓办喜事的时候,过去人们在院子里搭红棚,寓意红红火火,现在人们住楼房,已经形成了很多产业,往往请的厨师会自带红色大棚和餐具板凳,届时办喜事的主家会请亲友中的妇女一起制作油糕、羊杂等食物,特别是娶媳妇的头一天,亲友们来了早饭一般是一碗羊杂,一盘油糕,加一盘凉菜就是山药丝调制。
在当天要炸制成百甚至上千的油糕,因为在一些老小区,街坊邻居大多认识,一家送五个或七个油糕,这样一个单元或一栋楼送下来,没有三五百个油糕是不够用的。
这样的大场面也是人们为了制造喜庆的氛围,在红火的大棚中,妇女们围在一起制作油糕,远方到来的亲友就在大棚里吃酒聊天,这样往往持续好几天,等到去酒店举办婚礼宴席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选择少喝一点白酒,在宴席上自然还是少不了每桌一盘油糕,这已经是标配。
金黄色的油糕是许多人记忆中的食物,它承载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油糕虽小,却好吃不贵,制作简单,除了这些,它比起白面大米更耐饥,过去有老人言,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油糕,就是说吃了油糕,不怕山高路远,可以让出门在外或是劳动的人们安心走好自己的路,干好自己的活,因为肚子里有温暖,身上有力气,还有家人们的祝福,吃了香甜的油糕,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甜蜜幸福,芝麻开花节节高。
(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