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好好学习》
【作者的观点】我的日记开始 变成了每日的自省,后来又演化成我独特的“晨修”工作,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 力。这是我对知识管理理解的入门,而这个过程也为我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
【书中原文】两个转折点 第一个转折发生在2010年。在作者坚持记反思日记的第三个月,自己感觉有点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似 乎没什么用。这时候,我无意中看到了《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一本关于富兰克林的传记。 在这本传记中有这样一段: 富兰克林要培养自己养成13个道德准则,采用了“集中精力一次实践一项,待一种习惯养成之后, 再实践另一项”的方法。为了监督自己,他便每日自省,把道德要求和自己的行为做比较,持之以恒。 这个做法给了极大的启发:如果富兰克林可以通过每天 自省一个习惯来锻炼自己,我是否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掌握学习到的新知识呢?从此之后,我的日记开始 变成了每日的自省,后来又演化成我独特的“晨修”工作,通过反思晨修,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形成战斗 力。这是我对知识管理理解的入门,而这个过程也为我打下了重要的基本功。到今天(2016年),这个习 惯已经持续了近7年,我从中受益良多。 第二个转折是在2012年。在两年多的反思晨修中,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我学到的知识越多,越觉得 不对劲。虽然我掌握了很多方法,可是每项知识都是单独解决特定问题的;有时候觉得有些方法之间似乎 有些联系又有些冲突,就好像几股真气在体内互相冲撞、无法融合。可是问题究竟是什么,一直没想明 白,直到我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讲录《穷查理宝典》后,才茅塞顿开。芒格在普世智慧演讲中提到的第一个 关键原则就是:“如果你只是孤立地记住一些事物,试图把它们硬凑起来,那你无法真正理解任何事情…… 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 原来,过去看似复杂的知识和道理,可以通过基本的模型和框架来统一安排,而这些模型和框架,就 是芒格说的普世智慧。 受到芒格的巨大启发,我开始投入到学习和构建自己框架体系的过程中。从2012年到2016年,在4年多 的时间里,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对知识管理的独特认知。
【反思】 目前每天有学习,有听书,似乎对自己的成长没有特别的帮助。看过书之后,我知道,我的知识内化做得很不够。 一篇好文章、一个好观点,你看了后不去做“转化”工作,于你最多也只是养养眼而己,好文章、好观点还是人家的。 文而简之,人要学习知识,还要去掌握实践经经,更要把知识与经验转化成智慧。而极积的思考是转化的路径之一,是实践之前的路演。知识和经验都不应该只是拿来看的,而应该是拿来用的。而它听不听话,为不为你所用,就看你悟到了多少! 想把知识当作工具,关键就在一个“用”字上。古人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的理解就是要把读的书、学的知识放在万里路上去用、去实践。也就是“多读多思多行”。多读书则见识必然开明辽阔,多思考则思想必然悠远深邃,多行动则成竹必然了然于胸。
【下一步可以的行动】
1、 每日开始晨修(早上9点前),将当日早上或昨日所学的进行反思和转化行动。 2、随时对所听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提炼。
知识内化,归根结底是自我学习的修行之路。
呵呵,感谢易效能,感谢加入读书群,让我有了更好地平台,也开始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也感谢阿紫的分享,让我获益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