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看美食节目,吃不到,看看也好的。一次无意间看到一档《寻访中国味道》的节目,这期是前女排名将赵蕊蕊寻访中国味道,一份儿时难忘的“鸭血粉丝汤”。遗憾的是,如今寻遍金陵城都没有找到记忆中的鸭血粉丝汤的味道。虽说节目组请到了南京一位老师傅,带去他家从爷爷那里继承下来已近百年的高汤,按古法做出了一碗蕊蕊记忆里的鸭血粉丝汤,香味隔屏可鉴。但这碗汤的熬制过程复杂、用时之久、用料之讲究,对于现在这个万事讲究效率效益的时代真的会有人愿意为之付出吗,答案不置可否。
其实,在无锡也是一样,很多曾经街边小吃,现如今已经寻不到那时的品种、味道。都说是因为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口味要求高了,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原因。真正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快速化的时代,人和事都在不停的奔跑,丢掉了太多的风景和变化的细节,也不愿意为那些我们记忆里的味道花费更多时间。简化了流程、简化了用料、简化了品味美食过程中的美好。这使得人们的味蕾逐渐退化,而需要用更多的刺激的调料来满足食欲,这也许是“所谓的川菜”充斥着江南江北的原因吧。之所以称之为“所谓的川菜”就是他们打着川菜的旗号,忽悠着那些非川渝人,只用一个辣点遮盖了所有川菜的美。
江南美食的清爽、秀美让人食之宛如徜徉在江南小桥流水烟雨中,犹如温婉佳人入怀。
记忆中的味道是注入骨髓的芯片,总有许多的关键点在大脑皮层刻下一道道沟回,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内心感慨,未来还有多少记忆中的味道在消失,真正感慨“传承”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