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650846/69bc37f98fa5e15a.jpg)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在年幼的时候做过一些让自己今后感到羞愧的事,这些事可能如影子一般伴随自己一生,让你只能低着头去看它。可是时光不会掉头,自己尽力的弥补,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拯救呢?
人性是很难改变的,只是,遇到的有些事有些人会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去改变,压制心底的小怪兽,向美好善良的前方前行——就如后半段阿米尔的救赎。
我试图用一段比较简短的话来阐述这个故事,可是我发现无法整合。
一部荡气回肠的小说,作者笔法细腻,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性小说,也是一部非常贴近人性的小说---童年对成年后的影响。
故事情节刻画入微,令人心碎,关于亲情,友情,背叛以及救赎。
尤其是作者在描写痛苦时的语句。细腻,让人心痛不已。作者用阿米尔和仆人的儿子哈桑的友谊贯穿全文。他们所放的风筝就已经暗喻了他们脆弱的友谊。在面对渐渐消逝的过去面前,他们的友情越来越受不起摧残。
耐人寻味,感叹不已,值得一读。
节选: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十二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回首前尘,我意识到在过去二十六年里,自己始终在窥视着那荒芜的小径。
今年夏季的某天,朋友拉辛汗从巴基斯坦打来电话,要我回去探望他。我站在厨房里,听筒贴在耳朵上,我知道电话线连着的,并不只是拉辛汗,还有我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挂了电话,我离开家门,到金门公园北边的斯普瑞柯湖边散步。晌午的骄阳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数十艘轻舟在和风的吹拂中漂行。我抬起头,望见两只红色的风筝,带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它们舞动着,飞越公园西边的树林,飞越风车,并排飘浮着,如同一双眼睛俯视着旧金山,这个我现在当成家园的城市。突然间,哈桑的声音在我脑中响起: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
我在公园里柳树下的长凳坐下,想着拉辛汗在电话中说的那些事情,再三思量。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我抬眼看看那比翼齐飞的风筝。我忆起哈桑。我缅怀爸爸。我想到阿里。我思念喀布尔。我想起曾经的生活,想起1975年那个改变了一切的冬天。那造就了今天的我。
微信公众号/三寸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