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调查研究人文社科
关于加快天水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调查

关于加快天水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调查

作者: 吾尕 | 来源:发表于2018-04-19 09:16 被阅读54次

    关于加快天水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调查

    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已经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羲皇故里”天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中医文化的源头活水。据《帝王世纪》载“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被尊为中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是中医文化的发轫,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天水历代名医辈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是天水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保健需求的有效途径。

    一、天水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天水市按照“以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医疗卫生问题,用最低的费用维护城乡居民健康,走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医改之路”的要求,全面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中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加强人才建设,全市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

    (一)坚持政策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天水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天水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市、县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设立中医科、中药房,市、县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全部设立中医科、中医监督管理科,形成了中医药工作政策有扶持、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完善新农合优惠政策,参合农民在市内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门诊就医全面实现现场即时结报。全市新农合统一调整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20%,降低起付线30%,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应用药品目录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药适宜技术、地产中药、院内中医药制剂治疗疾病产生的费用新农合给予全额报销。提高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床位补助标准,达到同级综合医院床位补助的1.5倍。积极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使用省卫生计生委公布的院内中药制剂,并将院内中药制剂调剂使用品种和数量,作为考核医疗机构的一项主要指标, 我市15种制剂被列为全省院内调剂使用制剂。

    (二)突出能力提升,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全面实施市、县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市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别创建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县区中医院全部创建为二级甲等中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被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10所、西北地区目前唯一一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中医院被国家发改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项目库建设单位。秦州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秦安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并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武山县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全面强化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五县人民医院全部加挂中西医结合医院牌子,市第一人民医院、武山县人民医院、秦安县人民医院创建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扎实推进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市中医院与17家基层医疗机构组建中医医疗联合体。麦积区组建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核心指导医院,23所基层医疗机构以及部分厂矿职工医院为成员的医疗联合体。进一步强化基层中医药工作,秦州区牡丹中心卫生院等53所乡镇卫生院被确定为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单位,争取和落实项目资金近1600万元,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清水县陇东乡中心卫生院、武山县滩歌中心卫生院确定为省级乡村医生中医进修基地。扎实推进以建设健康文化墙、开展健康沙龙活动和居民健康工具包发放为内容的“村级三件事”工作,累计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57.97万个,推动中医药适宜技术和预防保健知识进村入户。

    (三)加强人才建设,中医药事业发展人才支撑得到强化。深入开展“中医学经典、西医学中医”活动,市、县区分别举办“西学中”培训班120多期38752人次参加培训。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与应用为重点,市、县区累计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150多期41372人次,为25.41万户家庭培训6项食疗保健技术,实现县区1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层全覆盖。积极实施名医名科工程,大力培养中医学科带头人、高层次中医人才,全市累计评选出甘肃省各类名中医和中医世家78人、甘肃省中医世家4人、天水市各类名中医105人。1人入选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1人入选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全市在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累计达到2个。扎实推进两轮市、县、乡、村四级中医药师带徒活动,先后遴选师承教育指导老师189名、继承人529名,利用三年时间,为基层培养一批中医临床骨干和中医药实用人才。300名具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市中医院心血管科、内分泌科、脑病科以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针灸科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医专科,全市累计创建省级重点中医专科20个,11项科研课题确定为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课题,中医药科研能力以及重点专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注重产业带动,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坚持把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与推进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精准扶贫等有机结合,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0万亩,产值近17亿元。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启动实施占地213亩、总投资8亿元的天水岐黄中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占地418亩、总投资5.3亿元的太极集团甘肃天水羲皇阿胶有限公司900吨阿胶系列产品开发项目一、二期工程已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19.2亿元。“伏羲牌”场效应治疗仪、糖尿病治疗仪、前列腺治疗仪、内经治疗仪等产品年产值达2亿多元。以我市推进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为契机,编制完成《陇东南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天水片区规划》,麦积区、秦州区西秦岭中药材文化旅游基地、甘肃温泉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药健康旅游养生园项目分别争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清水温泉养生文化创意园项目在首届敦煌文博会期间顺利签约。以深入挖掘伏羲中医药文化资源为切入点,积极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成功举办伏羲中医药文化论坛,编辑出版《天水市名中医医案精选》和《伏羲中医药学》等著作,扎实推进天水伏羲庙、卦台山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二、天水中医药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总结天水中医药事业发展现状的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与健康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对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医药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家主席习近平以第59号令签署颁布,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随着“健康中国”、“健康甘肃”、“健康天水”战略的实施和《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的下发执行,中医药发展的起点更高、位置更重要。三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走有中医药特色的医改之路,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国家陇东南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天水片区建设、中药产业和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提质增效,迫切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绿色生态、原创优势、促进消费作用明显的特点。四是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迫切需要传承、普及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迫切需要以中医药为抓手,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激发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同样迫切需要释放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潜力和活力。

    虽然我市中医药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因素较多,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一是经费缺乏。我市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又是我省人口第一大市,全市85.53%的人口为农业人口,多年来对中医药事业整体投入不足。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关心重视下,我市中医药事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我市大部分中医医院底子薄、条件差、服务能力弱等现状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二是中医药人员不足。从我市医药从业人员总体比例来看,在职中医药人员占全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偏低。从学历结构来看,中医药人员学历普遍偏低,多以中专、大专为主,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偏少。从年龄结构来看,现有中医从业人员多以中老年医生为主,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青年中医医生较少,造成传统中医后继乏人;三是中医药与文化旅游结合不够深入、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市场开发与宣传推介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等。

    三、加快天水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天水中医药事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医药法》以及国家、省市一系列推动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推进继承创新和振兴发展为主题,以提高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为重点,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目标,统筹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文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提升中医药事业发展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中医药健康保健服务。

    (一)加快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紧紧围绕我市乃至全国面临的卫生和健康问题,加强中医药科研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打造新的特色优势。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拓宽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服务质量,构建中西医结合、协调发展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

    (二)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上有所作为。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广记载老古籍、融入生活、应用于临床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智慧、健康理念和知识方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发挥中医药在密切人文交流、促进民生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诊疗服务、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有所作为。

    (三)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优化升级,推进中医药与养老、旅游、文化、扶贫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开发中医药资源,发展一批适应市场与健康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一批有中医特色诊疗仪器和设备。发挥我市中医药资源优势,实施中药材产业化、中医药健康旅游等精准扶贫举措。

    (四)加快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天水市、县区中医院大多是在上世纪80年代陆续建立,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虽然近年来,国家、省市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卫生专项建设资金逐年增加,但中医药所占比例仍然较少,国家在标准化县级医院建设和农村服务能力建设中将中医院纳入不够,部分中医院负债较重。建议将市、县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加强中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五)加大中医药人才建设扶持力度。随着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天水医药卫生人才特别是中医药人才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在灾后重建中,将市卫生学校按照立足大专、发展本科这一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培养大中专医学专业人才条件,建议将我市列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市,协调支持推进医学院校建设。 

    (六)突出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优势作用。天水近年来医改工作充分表明,在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坚持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的甘肃医改之路,既能节省大量医疗资源和费用,又能很好地保障群众健康,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能有效缓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建议在深化医改中研究制定一系列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具体政策措施以及奖励扶持政策,以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加快天水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调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mi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