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漂亮的笔记本一般都不太舍得用来做学习笔记。
一般都是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下了很大的决心要坚持写日记,那么漂亮的笔记本用来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可是日记是不能给同学们看的,写给自己的,所以日记本重要的是保密,这就是很遗憾的一件事,没有办法和同学分享。
但是抄歌本就不一样了,肯定也是要有一个拿的出手的笔记本,如果是那种和自己的气质很搭调的就更理想。自己会小心翼翼地签上自己的名字或者笔名,也有的愿意写上自己的小名或者英文名。字写得好的就会充分展示自己的书法,能画两下的手法就更加丰富了,每个人都不太一样,但是基本上的原则是要表达出个性。
手抄歌本一方面是抄给自己看的,但是更大程度上来说,手抄歌本的根本用途是要拿出来晒的,一个是显示主人紧跟流行时尚,总是有新歌的刷新。另外,也是更重要的是同样的歌词(谱)被主人经过诗词歌赋、手绘贴画的装点,就有了别样的情怀,这个非常重要!
那个时候一首好听的歌流行起来,需要一次成功的亮相,然后从北京、上海的报纸到各地方报纸的娱乐版面都会有一个新歌的登载,可是报纸也不是每家都有的,因此往往是旋律已经很熟悉了,可是歌词还没搞清楚,于是抄歌词就成了学唱的一个部分。
把自己喜欢的歌抄在一个漂亮的本子上,用彩色的画笔画上花边,画上自己想象中歌词的意境,还有把歌星的头像从报纸或者杂志上剪下来,作为配图贴在歌词(谱)的旁边,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审美,象出版报一样,把自己喜欢的元素写写画画、粘粘贴贴,渐渐地***的歌本就变成了在全班同学中流转的艺术品了。
每个班都有在流转的手抄歌本,流转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同学间相互欣赏、相互交换的过程,我把你歌本上的歌认真地誊抄在我的歌本上,空闲的时候我们一起手捧歌本唱着同一首歌,彼此纠正着节奏和音调,没有一点的别扭和尴尬。
手抄歌本的更新被每个追随者关注着,有点像现在自媒体的粉丝群,一般每个抄歌本的人都会通告大家自己有了新歌,于是就会发起又一轮的传抄,大家乐此不疲,传递者最新的文艺动态,也传递着友情。
手抄歌本并没有持续太久,印象中就是我们初高中的时期,因为后来就有了Walkman,可以反复的循环播放,想学唱一首歌可以反复听就记住了,抄歌词就变得有点多余了。
再往后就有了互联网,想要什么歌词(谱)一搜索就可以,而且是漂亮的印刷体,手抄就变得out 了,生命周期也就自然而然地终结了。
但是翻开一个手抄歌本,那幼稚的书写、拙劣的绘画,还有就是富于时代特色的明星贴纸,都记载了早期自媒体人的文艺情怀,青涩、真挚与变现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
八十年代的自媒体——手抄歌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