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习俗的变化看开放与融合】

【从习俗的变化看开放与融合】

作者: 邹庆会 | 来源:发表于2024-02-11 07:52 被阅读0次

邹庆会,原创分享第1688天,2024年2月12日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从婆家所在地各种风俗习惯的逐步演变中,能明显感受到思想在开放、形式在多元、文化在融合。

最明显的,是吃饭上菜方式的变化。前些年,但凡有客人来访,吃饭时是先把桌上摆放一圈凉菜,中间放热菜,热菜端上来后所有人集中伸筷子集中吃,大概每人夹两三次后,这碗菜就被撤下桌了,新鲜热菜依次上桌,外陆续撤下。总结起来就是: 上一个、吃一个、撤一个。现在变了,和其他地方一样,所有菜做好、摆一大桌后,大家一起上桌、一起吃,中途不再撤菜,只要人不下桌,随时可以吃到任何菜。

另一个变化,前些年这边的家家户户过年只嗑当地产的椒盐小西瓜籽,对于像我这样的外地人,几乎是花了三年时间才学会如何嗑出籽来。现在的品种丰富了,除了这种小西瓜籽,每家每户基本上都同时备了葵花籽,习惯嗑啥就嗑啥,不用再受单一品种的限制。

还有一变化,孝感这一带虽地处山区,但不做熏制品,比如腊肉腊香肠啥的,统统没有。记得有一年,我把宜昌的腊香肠带回来一些,端上桌后,当时几乎只有我和老公伸筷子,其他人完全不碰。这几年,感觉孝感人也慢慢在吃香肠,带回来的腊货也能慢慢吃了,年前回来路过一农户门口,居然发现门前的竹杆上晾晒了一些香肠。

再就是昨日分享提到的初二迎外孙、初三待女婿的习俗,这几年其实也有慢慢打破的迹象。昨天,二姐和二姐夫就陪着儿子一起来给外婆拜年了,一起到来更热闹,同时也减轻了厨师和伙夫的接待量,可谓相互体谅、两全齐美。

像这样的变化还有一些,不再一一罗列。看似形式的变化,实则为思想的解放、文化的多元、向外的融合。当然,必须值得强调的是,没有改变的也未必就不好,毕竟是多年沿袭下来的风土民情,有些甚至已形成当地的文化特色,不用刻意去强调改变,一切顺其自然就是最好。

相关文章

  • 开放与融合

    open,打开,也是开放。上班十几年了,一直跟开放打交道,希望我们的教育无论从形式和模式都是开放的。 确...

  • 春节的习俗与变化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中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在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

  • 清明节相关资料

    华夏 传承发展编辑 节日融合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

  • 清明

    华夏 传承发展编辑 节日融合 融合寒食节习俗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流行于北方地区的寒食节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

  • 文旅融合:文创IP赋能的必然趋势

    ——关于文旅融合发展的观察与思考(7) 目前我国各界已形成共识,即2018年是文旅融合元年。 ——从组织机构融合看...

  • 唐朝—开放&融合

    历史原因 秦朝统一,全国范围内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实行郡县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做了惠及千秋的创举。在制度...

  • 从身边经历的变化看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了“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通过图片、实物模型、多媒体从宏观、微...

  • 从写生看变化

    上周末,我和几个朋友去写生,发现一个以前从未去过的景点。这个景点叫做“黄家塘子”。 一进去就被满山的杉树吸引住了,...

  • 从饮食看变化

    中午到了,忙碌了一个上午,现在真是饥肠辘辘。王培先拿出杯子,喝了半杯水,走向食堂。 没有走到食堂就飘来饭菜的香气,...

  • 【改革开放40年】从“菜篮子”看变化

    文/傲雪如梅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晴天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1978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习俗的变化看开放与融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or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