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去中心化赋能,在传统企业如何实施?

去中心化赋能,在传统企业如何实施?

作者: 高宇_Betty | 来源:发表于2018-02-14 17:10 被阅读0次
    去中心化赋能,在传统企业如何实施?

    1、什么是去中心化赋能?

    去中心化赋能这个词,如果搜一下百度,显示结果里最多的还是那些互联网企业大佬们。马云称阿里巴巴是一家“赋能型公司”,而马化腾回应马云时,讲到腾讯在打造的是“去中心化赋能”,就是赋能做得更彻底,“ 在一个中心化的生态中,被赋能者的渠道、利润都被中心所掌控,也就是说,被赋能者的命运百分百的掌握在中心手上。但腾讯推的是去中心化赋能。”言外之意是,你们赋能不够彻底,我们更彻底。

    其实不管是马化腾口中阿里的中心化赋能还是腾讯的去中心化赋能,赋能的核心就还是释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释放员工的积极性,本质上是让员工为自己的事情负责,责权对等,释放员工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以更加主动的去协调资源,完成任务。

    所以不管是马云的赋能还是马化腾的赋能,其实说的都是一件事,差别仅仅在于集中管控的力度有多大,就是说公司对于被赋能者的约束以及权限释放的配比不同。腾讯在整体对于创业团队的约束上小一点,而阿里巴巴的约束强一点而已。

    本质上,这两家企业的管理中,都有去中心化的成分,脱离了去中心话,赋能只能是空谈。

    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就是不再是一个老大说了算,而是人人在自己的领域都可以是老大,可以协调资源完成任务。传统的层级概念减弱,而员工的职能于使命感增强,从而能够协调基层和顶层的所有资源,完成任务。

    猎豹总裁傅盛的2018新年演讲《凡杀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强大》中提到了中心话组织和非中心化组织的差别:

    中心化组织的优势劣势

    2、去中心化赋能的管理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有什么不同?

    相对于传统企业的管理方式来讲,当下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管理方式所产生的势能是不言而喻的。大家看一看BAT,特别是上面提到的阿里腾讯当前的发展势头就可以很容易了解了。

    在中国大多数传统企业里,大都采用中心化的管理模式。看似有序高效职责分明,但企业的发展还是更多取决于领导者的水平和格局,常常还是领导者的“一言堂”:领导者做决策,下属执行。或者,即使有些愿意听意见的老板,因为精力所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所有信息上,都能够清晰明了,因而也常有做错决策的情况。

    这样组织里的下属也不需要知道领导者的意图,只要照做就可以。所以一个企业的高度,常常由这个组织的领导者来决定。

    如果领导者自我的意见比较多,爱面子,下属就容易过多的考虑领导者的权威性,倾向于维护领导的“面子”,而在具体的事情上,尽可能多做少说。

    这样做,危害很多,首先,决策的错误, 只能领导者自己兜着;其次,下属的主观能动性收到约束,而沦为“被雇佣者”,心理感受不好;再者,对下属来说,做好做坏,也不过是工资升不升的问题,现实利益也不大。

    这样的组织里,所有的人都看着领导的脸色和决策做事情,做好做坏差不大。目前在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这样的情况特别多,因而造成组织过于庞大,系统性问题突出,发展和变化缓慢。

    而对于去中心化的组织来说,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架构和工作方式。罗振宇提到罗辑思维公司的协作方式中,提到这种组织形式的合作方式:

    每一个项目负责人可以拿到一笔预算,然后在公司范围内招募同事参与项目。项目结果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完成了全员享受绩效和奖金。有能力的人,可以接受到更多的项目参与邀请,因而收入会比较高;受制于专业能力和写作能力,收不到邀请的同事,收入低迷,无活可干,也就待不长了。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学习能动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竞争氛围。

    3、普通的企业如何应用去中心化的管理方式赋能并提升管理?

    说实在的,对于中国大多数的公司来说,要做到像罗辑思维公司这样彻底的“去中心化”模式还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公司的业务还是强调流程和协作,所以如果打散部门的职能分工,用项目制来经营企业,还是不现实的。

    那么就只能维持原有的职能架构,然后在原有的职能架构上搞去中心化-这里强调神似,而非形似。因为凡是变革,翻天覆地,毕竟失败,掌握去中心话的本质是赋能,而赋能强调的时“此时与我有关”即可。实质上,我讲的这种变革,也许仅仅是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雏型。

    这样做的要点在于如下几点:

    强调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业务部门加大授权。用类似项目承包制的方式,把项目的运营主动权让渡给各个业务部门经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和回报空间,讲公司的项目变为“我的项目”,增加业务部门的工作能动性;

    强调工作职责,权限范围,以及可以调度的资源,使得职能部门为具体的结果负责。对部门的表现,明确好坏的标准并及时评估,明确奖金池以及金额增减的规则,将公司的职能变为“我的职能”,增加职能部门的工作能动性;

    优化公司的议事制度。针对全员的会议强调企业的价值观、用人观,针对工作的会议关注工作的执行和结果,遇到重大问题时,不允许公司的领导先亮观点,而是形成主持人抛出问题,然后要求人人发表意见,领导最后根据员工的意见和想法做决策。在这样的议事方式里,每个人的观点得到鼓励,每个人的看法受到重视。让每个人都觉得“公司的问题与我有关”。

    从关注事,到关注人。公司从上而下形成对于人的尊重的这样一个氛围。每一个上司要更加关心员工的表现,从表现觉察员工的情绪状态,遇到事情,主动沟通了解问题,了解员工问题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决策。在员工培训、员工活动,员工福利上,不断改进,形成更好的协作氛围。

    用这样的方式来改进传统的企业,前提也是需要管理者能够放下“面子”、“权威感”、“专家”面孔等涉及私欲的东西,而成为一个公司好的生态或者场域的创造者。一旦形成好的生态,企业就成为一个真正的孵化平台,会不断产生积极向上的、蓬勃发展的好的工作态势,好的工作现象。而这时,如果不断的施加正面反馈,则有利于这种工作氛围得到进一步壮大和保持。

    笔者在供职的红酒公司实施这套管理办法,效果还是惊人的,业务规模从05年以来,每年一倍的业务规模在提升,今年的业务规模已达2.05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中心化赋能,在传统企业如何实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wve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