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儿小米每次路过杂货店,就要买玩具。
如果不答应,她会用发脾气、哭等情绪来表达不满。孩子就是这样,如果要求一个东西,没有得到的话,就会爆发情绪。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成熟的人跟孩子是一样的。
弗洛伊德把能够“延迟满足”看成是成熟的标志。与之对应的是“即时满足”,想要的东西马上就要得到,否则就发脾气。
本质上看,情绪在事情不受控制的时候产生。成熟与不成熟的区别,就是懂得世上很多事,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并欣然接纳了这一点。
然后我们又琢磨着控制情绪。实际上,我们说打败情绪,控制情绪,都不是精准的提法。
相比之下,情绪管理还算是科学的提法。
好玩的是,当我们说到情绪管理时,默认就是负面情绪的管理。
正面情绪就无需管理了吗?未必。这只是反应出人们追逐正面感受,逃避负面感受的本能。思维的分离在情绪产生的那一刻就已经完成。我们快速判断出,哪个是好情绪,哪个是坏情绪。
我们的做法是,把好情绪延长,把坏情绪缩短。换言之,正是情绪在推动着你采取行动。
02
在情绪与人的博弈中,谁在控制谁?
显然情绪控制着人。
我们害怕被控制,在被控制和控制之间选择的话,谁都会选择控制。控制是人类获得安全感的重要手段。当一个东西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时,无所谓害怕。
失控,对我们来说就是灾难。
那就试着控制一下吧,可有谁成功过吗?说的好像情绪有一个遥控器,按一按就能启动一样。
还真是有的,实际上,每个人身上还不止一个按钮。有时候一句话,就能让你暴跳如雷,就是因为按到了你的按钮。
这个按钮是给别人按的,自己很多时候还意识不到。越是成熟的人,身上的按钮自然越少。
03
这仍然解决不了我们控制情绪的问题。
有人说,我愤怒极了,但我忍住了这个怒火,没有发泄在他人头上。
这也是有问题的。情绪不向外宣泄冲着别人,就向内宣泄冲着自己来了。向内的情绪,相当于用堤坝把洪水拦起来。这样的情绪迟早要崩塌。
表妹跟男朋友狠狠吵了一架,表妹很委屈,她发现这男的不像以前一样来哄她了。她男朋友狠狠地踢了狗一脚,说:以前都是我让着你,现在我不让了,三年了,我受够了。
这也不能称之为控制。
控制情绪,这事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你或者会产生情绪,或者不会,不存在能够有意识的让它产生或不产生。
04
不想被控制,也不能反控制。
其实我们一开始就理解错了情绪。情绪不是敌人,一直都是朋友。
如果没有害怕,你可能会去亲近一条蛇。如果没有恐惧,你会让自己以身犯险,个体存活的几率也就更低。
情绪是身体里警报系统,提醒可能出现的危险。
朋友是好朋友,就是有时候过于神叨叨了,明明没有危险的场景,也会冒出头来提醒一下日常生活里,没有那么多危险的情况,但情绪朋友就是不听指挥的报警。
05
我们不需要控制情绪,只需要懂得。
成熟的人,不会跟自己的情绪对抗、别扭、战斗。他们只是共存着,一边是情绪,一边是该做什么做什么。
与其说是控制,不如说是情绪耐受力。
不管情绪怎么推动,只是一动不动。就像一个智慧的父母,安静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发脾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