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由老实巴交的主人公孙光林回忆式的作品,一部由青春、性、欲、贪婪、孤独、暴力构成的复杂体。孙广才和苏杭这一老一少两代人,占据了这部作品近小半部分,不得不说,他们的行为不是欲望过度那么简单。
主人公孙光林,是这部作品的孤独之主,孤独原本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背后的真相。
他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一开始根本没理清作者在说什么?我一直心里有个疑问,那就是这部作品里到底是谁在呼喊?他在呼喊什么?
原来就是那个叫孙光林的“我”在呼喊,童年时他呼喊亲情、同学情、伙伴情,成年之际又呼喊友情、爱情。这个孤独成灾的少年,像极了我,像极了我们。
回首往事,相比孙光林,在亲情方面可能我没他那么糟糕,至少我有和蔼可亲的爷爷,同学情也有那么一点。至于伙伴情,大概也只能呵呵了。
在我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里,自己曾经交了无数的假仁义,或许是自家太穷买不起电视机、了解不到最新潮流。那些曾经跟我一样的少年,早早的学会了表里不一的心计,学会了给最信任的人下套,而那个缕重圈套的人就是我。
后来出了社会,我有过短暂的意气风发的日子,曾一度活在他人的捧杀之中,还好我早早退而求其次。
但直到现在,一路的跌跌撞撞中,我遇到了不少真诚的友人、同事、师兄弟,当然也同样避免不了叵测的居心。人嘛,谁还没见过人情冷暖,谁又不知世态炎凉呢?
现在我要说的是,如果你感到孤独、委屈、迷茫,如果你发现自己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你想问一问苍天却欲语泪先流。那么,请接受我的建议,你一定要读一读余华老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
孤独背后的真相
主人公孙光林的一生是怎样炼成的?他生来就是一个不被待见的主,从小到大身上都背负着一层罪恶感,似乎他是这个原生家庭的罪魁祸首。
他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父亲孙广才的好色而对其母亲的突然袭击,他也成了一颗无光的种子。开局如此,他的未来自然成了阴影中的一部分。
6岁的孙光林被送去养父王立强家中,在那里他度过了短暂的美好,然而养父自杀,养母离开,他不得不重新回到原生家庭。
人们都说家是避风港,但对于孙光林来说,家是他的狂风暴雨,是他的冰天雪地。父母兄弟,没有谁愿意靠近他,唯恐避之不及。
亲哥哥孙光平不仅用刀划破他的脑袋,还随即划破年幼弟弟孙光明的脸,并栽赃嫁祸给他。原本想让父亲主持公道,却不曾想被哥哥恶人先告状,他就这样成了父亲手中的人肉沙袋。
面对家庭的荼毒,他不得不改变自己呼喊的方向,乞求在同伴中获得一丝安慰。这对于孙光林来说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苏家弟弟苏杭让他误以为是自己的亲密伙伴,直到他见到苏杭认真追打自己的样子,才幡然醒悟。还好的是,苏家哥哥苏宇渐渐地与他走到了一起,或许同是村中老实人的缘故,他们才成为彼此的知心伙伴。
从孤独中发现自己
你以为主人公孙光林是最孤独的吗?不,是另一个比他还小的孩子-鲁鲁。孩子的母亲叫冯玉青,被骗去贞操后有了他,生活中一样不是他母亲的宝贝。
后来冯玉青因违法被捕入狱,他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儿,虽然他妈妈没给过他好脸色看,但小小年纪的他却想着法子去探监。
也许,现实中有与他们相似的故事,有比他们更悲惨的故事。但是有多少人能做到像他们那样不悲观、不自弃呢?
孤独的世界如果是黑色的,但孤独的心却是五光十色的,这一定取决于那一颗颗各色各样不同的内心。
当被生活逼迫到绝境的时候,有人发现了生机,有人眼里只有悲哀,是自愈还是自弃?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孙光林在失去家庭的庇护之后,企图在同学、伙伴的圈子里获得一份快乐。然而,盲目选择的结果往往是越想要什么就越失去什么,他成了人们眼中可有可无的笑料。
有些人的出现是可以治愈你的,是你一辈子的恩赐,但有些人的出现则是为了告诉你:你有多么好被欺负。
或许你我都像孙光林那样,还没获得过家庭的幸福就匆忙着长大了,还没有一份像样的友情就成年了。或许还有更悲惨的命运等着你我,但那又如何呢?
孙俪在《安家》中说到:“从打击中变坚强,就是我一生的任务。”我们活着,没有理由不坚强,没有理由在他人消耗的基础上继续自我消耗。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荒原,我们既然无法避开,那就勇敢的走向它。你要适时的撤退以保全自己,但绝不是狼狈的逃荒行为。
你要相信,没有把你打趴下的昨天一定会逝去,它甚至会促进你的成长。你一定要无比的强大、无比的自信。
公众号: 致浪解忧馆(可加书群)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