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214)

详注《随园诗话》(1214)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12-07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四·七〇】

余游天台诸寺,僧多撞钟鼓,请余礼佛。余不奈烦,书扇示之云:“逢僧我必揖,见佛我不拜。拜佛佛无知,揖僧僧现在。”王梦楼见之,笑曰:“君不好佛,而所言往往有佛意。”陈梅岑《赠朱竹君》云:“游山灵运常携客,辟佛昌黎也爱僧。”

天台,指浙江天台山。

礼佛,音lǐ fó,即向佛礼拜,忏悔吾人所造之业,以为灭障消灾增加福慧的殊胜法门。它的方式很多,包括雕刻佛像、供养塔寺和佛菩萨形像、赞叹诸佛像好庄严、歌颂佛德,或以各种乐器,演奏妙音、合掌、低头鞠躬,跪拜等。《南史·张畅传》:“百姓有罪,使礼佛赎愆。”《新唐书·傅奕传》:“至有身陷恶逆,狱中礼佛,口诵梵言,以图偷免。”礼佛的方式,就一般而言:有佛堂、静室、或安有佛菩萨圣像的客厅等,都可行之。礼佛前,先要净(洗)手,拈香(或叫上香)。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奈烦,音nài fán。意思是耐烦。不急躁,不厌烦。奈,通“耐”。元·关汉卿《四春园》第一折:“则今番临绣床有些儿不奈烦。”《水浒传》第三回:“谁奈烦等你?去便同去。”

王梦楼,即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人。工书法,以风韵胜。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清代书法家、诗人。曾随翰林侍读全魁至琉球。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进士,为探花,授编修,擢侍读,官至云南临安知府。罢归,自此无意仕进。不到五十岁,即究心佛学。有《梦楼诗集》、《快雨堂题跋》。

陈梅岑,即陈熙(生卒年不详),字梅岑。清秀水(今嘉兴秀水)人。国学生议叙,官安徽、河南州判,历官至府同知。袁枚诗弟子,有诗名。《乾嘉诗坛点将录》时,把他誉为“赛仁贵”,名列第四十二。晚年随儿子陈景蕃生活江苏通州的掘港。晚年曾为沈复《水绘园图册》题跋,时已八十四岁。有《腾啸轩诗集》。按:陈景蕃,乾隆五十六年(1791)出任江苏通州丰利场大使,两年后又转任掘港场大使,一直至嘉庆八年(1803)。

朱竹君,即朱筠(1729—1781),字竹君,又字美叔,号笥河,祖籍萧山(今萧山城厢镇城南办事处黄家河村),侨居北京大兴县,故入籍顺天府。人称“竹君先生”。学者称笥河先生。清代文献学家、藏书家、学者。朱珪之兄。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后历任侍读学士、顺天乡试同考官、督安徽学政。乾隆三十七年(1772),上书乾隆皇帝,建议自《永乐大典》搜辑古佚之书。三十八年(1773年),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四年(1779),督福建学政。四十六年(1781)夏,朱筠病故。乾、嘉以来著名学者洪亮吉,孙星衍等皆出其门下。朱筠博闻强记,见识广博于经学宗汉儒,诸史百家皆考证是非同异,又精通金石文字之学。现存《笥河文集》四卷。

灵运,即谢灵运(385—433),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因祖父在会稽建有故宅“始宁墅”而移籍会稽。晋宋间诗人、文学家、旅行家、佛学家,中国“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灵运是晋宋之际重要的佛学家。在当时佛经的传译活动中,谢灵运参加过《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涅槃经》的润改,注释,编有梵汉字典《十四音训叙》,还创作了大量的具有佛禅意蕴的诗赋文章如《石壁立招提精舍》、《和范光禄祗洹像赞》、《维摩经十譬赞》、《净土咏》以及《佛影铭》等。最重要的是,他对于佛学的发展是有理论贡献的,他的《辨宗论》,是倡导和发挥道生的顿悟成佛理论并施影响于后世的关键性论著。对于唐宋禅学,对于宋明理学,《辨宗论》都可以视为来自中古学术的重要渊源之一。

辟佛,音pì fó。意思是斥佛教,驳佛理。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永叔(欧阳修)不识佛理,强辟佛;不识书,强评书。”清·郑燮《焦山读书寄四弟墨》:“况自昌黎(韩愈)辟佛以来,孔道大明,佛焰渐息。帝王卿相,一遵六经四子之书,以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此时而犹言辟佛,亦如同嚼蜡而已。”

昌黎,即韩愈。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2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al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