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是大象,欲望和恐惧是骑象人
“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巴菲特
很多人在股市上的所谓“认知”,在特定时间都受单一力量支配,而对于大量跟风的股民来说更是如此:涨的时候所有的判断被贪婪裹挟,跌的时候则是被恐惧裹挟。
而巴菲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始终保持着贪婪和恐惧的一个很好的配比。当然,他没有说的是,还有一股力量是理智——巴菲特的儿子说他像一个东方的僧人一样入定地看报表。
股票涨的时候,我们既无理智,又被贪婪所裹挟,作出来的决策可想而知。所以,巴菲特说的其实是在不确定的、动荡的、扑朔迷离的状况下保持一种战略的定力。
战略可以归结为三种要素的合理配比。我们对战略的一个定义是:在终局处的判断。这其实来自于一个宗教的命题——面死而生。死是终局,生是过程,当你想做一个思想实验,或者是你真的有缘能够直面死亡,你所有关于生的认知就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当你面对死亡,有两个要素会发生明显改变:
第一个是恐惧。直面死亡的时候,你面对的是最大的恐惧,所以你在生的过程中那些小恐惧立即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第二个是欲望。面对死亡,你活的过程中的种种欲望也就显得极其地渺小。
当欲望和恐惧的配比急剧下降,理智在认知中的占比就会大大增强,人的认知品质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只有死过几次,我才能够真正地懂得怎么去活”。这也就是古话说的“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所谓痴迷,就是低品质、低端、低配的认知。事后的悔悟能够很好地驱除和减少你的恐惧和贪婪。
认知的治理,就是如何驯服欲望和恐惧,遏制它们在你整个认知中的配比。
现在,我们对“象与骑象人”这个概念就会有更清晰的认识了:理智是一头象,骑象的是欲望和恐惧,它们在决定理智的走向。
我们这门课反反复复强调,“认知是多要素、多种力量构成的,而不仅仅是理智”。这并不是说理智在认知中不重要,而是说理智是既重要又很脆弱的一种东西,它在认知当中的份额时时刻刻可能被欲望和恐惧所吞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