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逆商从何来?——关于一堂口语交际课的随想
前两日,给孩子们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商量》,意在训练学生能够用恰当的语气,有礼貌地沟通,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同的时候不勉强他人。整堂课上下来,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中对于找别人商量事情,遇到别人的拒绝时,不管是语言的运用还是自我情绪的管理都表现出很无措的感觉。回头想想,对于六七岁的孩子,这应该是很正常的。说起来,好些成年人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也如此,更何况小孩子呢?
美国职业培训师保罗.斯托茨提出了“逆商”这一概念,它指的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高智商、高情商和高挫折商这三个因素。在智商都跟别人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即逆商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如任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商成了许多人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给孩子喝够“奶”。
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充足的爱、信任和尊重。著名教育学者张文质先生在《奶蜜盐》说:“给孩子的爱,永远不怕多。父母越疼爱,孩子性格越好。以‘爱’为营养的爱,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当然,张先生所说的爱已经和无原则的溺爱有了充分的区分。爱、尊重和信任这些东西是在孩子的成长中,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汲取力量的重要源泉。家庭是否让孩子感受到了充足的安全感?孩子是否知道他在父母心中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放过来,孩子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父母是否是他心中最重要的、最有魅力的、能在关键时候给他爱和力量的人呢?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家长去思考,去解决。
二、结合生活实际教育,让孩子懂得逆商的道理。在生活中,家长要给孩子去认识和体会失败和错误的机会。不要过分的保护孩子,酸甜苦辣的各种滋味都要让孩子尝尝,不能只让孩子沉溺在甜味之中。进而引导孩子明白错误和失败并非坏事,也并不可怕,而是学习和进步的机会。让孩子知道,任何负面的事情都有积极的意义。帮助孩子从小辩证地看待问题,对于困难和挫折,不要躲避,也不要沉溺,要想办法从中学到东西,有所收获。
三、交给孩子方法。孩子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小小的孩子肯定是需要安慰的。我们除了适时的提供孩子情感的安慰外,还要防止有的孩子在无形中形成的逃避和放弃行为,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分析原因,积极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生活中,孩子肯定有很多时候成功的时候,那么当孩子春风得意的时,我们除了为孩子感到高兴以外,也不要只是盲目地表扬。我们在鼓励孩子的同时,不要忘记了提醒孩子总结成功的原因和方法,以此来指导以后的情况,那样人生就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我常常觉得高智商是天注定的,但是高逆商是可以从小培养的。我们不歌颂困难,不歌颂挫折,也不歌颂苦难,但当这些东西不可避免地到来时,我们也可以利用好它们来培养孩子,只要引导对了,孩子们的逆商是可以逐级提升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