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药的五味

中药的五味

作者: o柚子半夏 | 来源:发表于2018-07-22 22:44 被阅读0次

大家都知道中药中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五味对应的作用呢?接下来将会为你简单介绍一下。

(四气:寒热温凉)

(1)酸: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

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乌梅

( 2 )苦:具有泄和燥的作用。主要用治便秘、喘咳、呕逆、热盛、寒湿、湿热等证。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桅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

黄连

(3)甘:具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作用。主要用于治虚证、诸痛者,并常用以调和药性。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甘草

(4)辛: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表证及气滞、血瘀之证。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

木香

(5)咸:具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痞块及热解便秘等证。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症瘕痞块等证。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症等。

牡蛎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因此,本草书籍的记载中有时出现与实际口尝味道不相符的地方。总之,五味的含义既代表了药物味道的“味”,又包涵了药物作用的“味”,而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五味与四气一样,也具有阴阳五行的属性,《内经》云:“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

五味已经超出了味觉的范围,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础之上,它在中药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你记住了吗亲!

相关文章

  • 中药的五味

    大家都知道中药中有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这五味对应的作用呢?接下来将会为你简单介...

  • 中药五味

    五味定义: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

  • 为什么中医不主张把中药材的成分进行提纯

    中医使用中药,是利用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以及归经,而不是利用其化学成分。 中药的四气五味,是中医药理学的基本...

  • 五味对五脏

    同四气一样,五味也是中药的一种特性,药味不同,治疗的效果也大有不同。事实上,中药的味道不止五味,还有...

  • 中药药剂:中药五味的定义

    中药药剂:中药五味的定义 五味定义:是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等味;它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

  • 中药之五味

    五 味 五味理论在春秋战国时代就以饮食调养的理论出现了,如四时五味的宜忌,过食五味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等,是其主要讨论...

  • 五味子的辨识鉴赏与盆景制作养护

    五味子的辨识鉴赏与盆景制作养护 花木君 五味子是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材,也是使用频率最为广泛的中药材之一,在我国有着...

  • 黄连 | 和单身狗有差别吗?

    中药酸、苦、甘、辛、咸五味俱全。但是为什么一提到中药,你的第一印象是苦呢? 是这样的,有一味中药叫黄连,大家都知道...

  • 你了解中药的五味吗?

    中药有寒热温凉之分,以纠正身体之寒热病症,这是中药疗法的一个基础和前提。然后在此基础上中药还有五味,即酸、苦、甘、...

  • 每天学一味中药,五味子!

    每天学一味中药,五味子! 01 药用部位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02 别名 北五味子、玄及、会及、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药的五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ir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