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随笔散文
【书评】无规则的世界里最深的绝望,根本没有触底反击

【书评】无规则的世界里最深的绝望,根本没有触底反击

作者: 马小何 | 来源:发表于2017-03-08 23:29 被阅读0次
    @马小何

    ——吴忠全《桥声》书评

    “人心的冷漠和龌龊,命运的无常与轮回,这些都是这个世界最真实却也最容易被规避的部分,你会迷失在他亲手制造的黑色迷宫中,可你并不恐慌,你依然留有希望,因为你相信,黑暗尽头一定会有火光,更远的地方,有更美好的世界。——但是抱歉的是,没有。——他和任何一个你曾经见识过的作家都不一样。他没有留下一丝余地。”

    这一段是写在《桥声》封底上的一段话,也是吸引我看这本书的一大原因,我一直觉得就算是再不留余地,最后一定也不会太坏,毕竟现在图书出版时策划对于主题和亮点的艺术性夸大已是作为营销手段使用,以为“不留一丝余地”是做出来的看点,自我推想大概会像几米说的那样“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的意外”般柳暗花明,多少会留下一点温情供人回暖被世事苍凉的心,所以我在看到每一个悲伤发生的时候都对自己说“会好的,都会好的,不是还没到最后嘛。”

    可是等我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才终于承认是我错了。没有一丝余地,像是一点一点跌落在无尽的黑洞,十米,二十米,三十米……永无尽头,直到死都听不到那一声“咚”。

    像是卡在嗓子里的咳嗽,怎么用力,憋红了脸都不出来。

    本书的美术编辑在谈到对此书的感觉时说:“如果你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的话,你会被这个小说击垮的。”确实是这样,我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人,一般家人之间的矛盾我都会选择自己吃点亏无所谓,只要大家都开开心心的最重要。小时候爸爸妈妈出稍微远一点的门,超过约定时间没回来,都会担心的哭鼻子。这种小说对于我来说无疑是禁区,但是人大概都是这样吧,越有人告诉你这本书最好不要看哦,你心里越想看,就越忍不住诱惑。所以我就在一个大风的晚上,斜倚着暖气翻开了这本书,用又忐忑又新奇的心情迎接了这个略显琐碎但是语言精干的的故事。像是一只等待进攻的怪兽,先向你伸出了毛茸茸的爪子,收敛了锋利的尖牙,用无害的眼神等你卸下心防,之后就将你一口吞下,让你在无尽的黑暗中绝望的等待着胃酸将你一点一点清醒的消化殆尽。

    小说的题目叫《桥声》,“桥”这个意向在小说中也屡次出现,算是连缀故事情节的线索。主人公,陆成安的姥爷的死是整个悲剧的开端,同时这个悲剧最后进行到高潮的地点也是村庄后面的一座厚重的拱桥。

    “偷情”在现代社会几乎占据了社会新闻发生原因的大部分,但是不能不承认他是家庭幸福生活的一大杀手。这不仅是对爱情的亵渎同时也是对婚姻的背叛。往往在婚姻中过于掉以轻心也是促使婚姻危机发生的温室。

    为了要给小儿子治病请来了村里的年轻的神婆,因为得到了“上天”赐予的能力,所以一辈子不能结婚,要保持纯洁。姥爷在接收到来自于身份本就带有神秘感的神婆的性暗示,面对着完全信任他的姥姥,大胆的走上了背叛婚姻的道路。

    像是美国电影《不忠》①里表现的那样,“只有不偷情的人,没有只偷一次情的人。”只要一次成功了,就算心里再怎么感受到来自于道德的谴责,都会在最后忍不住又冒着危险来第三次、第四次……永不知足,最后心里原有的羞耻感也消磨殆尽。

    《诗经·氓》里也说:“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在一段感情里,由于男性女性对于感情的观念不同,遇到这种情感上的重大变故受伤的往往都会是女性。

    姥爷以屈辱的方式和神婆一起在桥洞下偷情是被大水冲到了下游的村子,为他们陪葬的还有见证他们“情感”的大石桥。

    “桥”第二次出现,就是葬送了姥爷的大石桥的重建。同时也标志着姥姥生命的结束。

    文中这样写到:“这座桥虽然毁了,但是姥爷与桂兰丑陋行径的曝光又为姥姥搭建了一座桥梁,这座桥梁直接通向毁灭,姥姥一家人就那么若无其事的走在上面,让这座桥显得不那么孤单。”

    承受不了丈夫心理和生理上双重失去的姥姥,在回到家中,听到小儿子根本停不下来的哭声更加心烦意乱,将促使姥爷出轨的原因归咎在为了帮孩子看病,心智错乱把气都撒在了小儿子的身上。在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人在受到巨大打击的情况下会做出违背本心的过激反应。亲手将儿子用刀杀死。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这篇小说的黑暗气息,我有些接受不了这种事,母子这种割都割不断的、来自灵魂与血液的密切的联系怎么可以出现这种血腥的冲突。

    同时,“血”作为另一个串联故事发展的重要意向出现了。主人公的母亲在发生巨变的这天迎来了长大的其中一项变化——初潮来临,不了解情况的母亲以为自己要得癌症了,着急回家想要问问姥姥。却看到了这一生真正的“癌症”。满身满眼的血,陌生的母亲,熟悉的却支离破碎的弟弟。从此以后就注定了母亲不会安宁的一生。

    在短短两天内先后失去了父亲、母亲、弟弟的主人公的母亲,仿佛一下长大了。“桥”这一意向的第二次出现是在新的石桥重建好的典礼上面,在放完鞭炮的时候,县城派出所的方向传来一声沉重的枪声,像是垂危之人发出的一声来自胸腔的叹息。其他的村民想要安慰一下还未成年的母亲,但是根本不用,这种用生活的残酷硬逼着人成长的方式,让人想拒绝都拒绝不了。从那天村民们一哄而上把他家里有用的没用的东西都搬走是起,从那天听到姥姥姥爷都失去时从大人到小孩的议论时起,从母亲去各家吃饭时桌子上完全不同的菜色时起,从母亲亲手把剩下的几个红头绳放在离心口最近的口袋时起,一夜就长大了。

    我惊异于22岁年轻作家的行文的果断和狠决,将人们的冷漠与小市民贪财自私的心态表现的淋漓尽致,看了让人心寒。可以用云淡风轻的语调说出令人难以想象的血淋淋。我心里无法接受家庭的破裂更别说在家庭内部发生自相残杀的有悖常理的事情。

    看完全书有一种所有的历史从某一刻开始都被决定好了,每个人都看到了过程及结局的悲剧性,努力挣扎想要改变可是最后仍然是无能为力。有一种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无可奈何随波逐流的悲凉。

    第三次“桥”的出现,是文中寥寥无几的几次温情的场面描写。

    “北方十月的天空拥有最为干净的湛蓝,没有风,没有云,收割过的麦田,呈现出假象的平整与柔软,踩上去才体会到麦茬拥有刺破脚掌的力量,然后便惹怒了人民,一把火烧过,浓烟散尽,整饬的大地留下黑色的伤疤。我时常站在桥头,看着农民在麦田里烧荒。母亲偶尔清醒的时候也会陪我站在桥头,看这漫山遍野的火光,转过头对我说:‘这些年过的真快啊,总觉得每天都是活在梦中,原来你都这么大了!’”

    一个时醒时迷的精神不正常的母亲,在最喜欢的小儿子面前永远都是正常的美好的样子。多么伟大的母爱,可以控制自己什么时候发疯什么时候正常,这是连现代医学都无法做到的事。

    整个家族都是悲剧的棋子,每个人都在这个早已满目疮痍的家庭上又插上一把刀,每个人都要对这个悲剧负责,是他们自己把自己连同身边最亲近的人一步一步推进火海,推入万劫不复。

    想要杀了自己母亲的姐姐,用剪刀把姐姐毁了容的主人公“我”,和对面寡妇邻居偷情的父亲,有精神病的母亲。完全不可能正常发展的组合。生命中仅有的几次像正常家庭一样的温情画面不仅是奢侈而且在一片黑暗中显得异常闪亮。

    第四次“桥”的出现一样是回忆中仅存的温暖。

    “姐姐婚后的第三天,我背着行囊踏上了火车,父母去车站送我,父亲帮我把行李放上火车的行李架,母亲拎着一大兜吃的叮嘱我路上小心。我笑着说:‘好的好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哭,只是觉得不哭就憋得难受,母亲看我哭了也开始抹眼泪。父亲一只手搭在母亲的肩头说:‘别哭了。’这是有生以来见过最温情的场面,我跳上火车,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走向年迈的父母站在风中凌乱了头发,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原来也是爱他们的。我不应景的想起了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们一家四口站在镇子外的石桥上,看着小河缓慢地穿过金黄的麦田,蜿蜒到不知名的远方,母亲没来头地叹了口气,道:‘好时光怎么总是那么少,我多想完整的度过一天啊!’父亲也叹了口气,用少见的温柔说:‘你三天当一天过,老得慢些。’我与姐姐争先恐后地往桥下丢石子,石子落在桥下的水面上,咚!咚!咚!”

    越是温暖越是衬托的事情发展的残酷。

    第五次“桥”的出现代表着关于母亲的一切真相都将赤裸裸,被害死的母亲,被父亲害死的母亲,被父亲联合着情妇一起害死的母亲。“我”和姐姐在一起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融洽和谐气氛进行交谈,走到屋后面的石桥上,人们都喜欢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自己完全无法置身其中的事情进行批评议论,加以道德的枷锁,以显得自己有多高尚有多有良心。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最卑鄙的,除了指责与不满什么都没有做。

    “那天,我与姐姐的谈话在高潮戛然而止,我站在那座数不清年代的石桥上,看着氤氲的远方,心中回荡着儿时母亲最喜欢唱的那首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能讲述出来的都变成了故事,而剩下的那些更多的、更漫长的无法言述与记忆的,才是真正的日子。”

    生活或许就是残酷的,而且每个人的现在都是昨天的自己亲手选择的,无法怪谁。

    上半部分的纷扰随着母亲的去世,父亲和新老婆一起去了南方把房子留给了姐姐和生病的姐夫,一切上一辈的谜团都已经解开,算是有一个了结。“我”来到了外地上大学,毕业工作有女朋友、同居、租房子,开始要有一个算是美好的正常的生活了。可是,姐姐、姐夫、外甥女然然都是一个个定时炸弹,时刻准备着给“我”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吓。

    这种黑暗系的小说一直都不是我的菜,但是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陷入了思考,或许文学作品有艺术性的高于生活的成分,可是艺术的来源一定是生活。像这样可以用悲惨甚至病态来形容的家庭是不是真实的存在于这个世上呢?是不是在我们开心的时候,他们也在经历着难以忍受的压抑呢?

    第六次“桥”的出现是象征着爱情的彻底完结,“我”也是摧毁这份美好的感情的推手之一。“桥”这一意向说是文章的主线,不如说是主人公一切幸与不幸的见证者。我很不理解作者为什么一定要让每个人最后的结局都是死亡,而且是被自己亲近的甚至是有血缘关系的人亲手送上路。这种一定要每个人都万劫不复的手法,我实在是不敢苟同,太绝望了。“我”最后虽然活着,但是生不如死。与这个世界一切好的坏的联系都已经断绝,只剩孤立的自己,接受别人自以为慈悲的同情的目光。

    第七次“桥”的出现也就是小说的结尾。

    “医院有时候会带我们出去放风,我常常坐在假山上看着人工湖上的小木桥发呆,很多患者在上面奔跑,人来人往,它有些不情愿地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一首哀伤的歌。”

    桥声,哀歌。这世上太多无奈与悲剧,有自己造成的有他人造成的,生,活,都太难。

    书中还有许多小细节,来源于作者阅历的小细节,让我读来心为之动。既感叹人的渺小与卑微,又感叹作者的观察入微与一针见血。如:

    “姐姐的名字是父亲单位的领导给起的,那是流行让领导给起名字,无论什么名字从领导口中说出来便变成了一生的好运与平步青云,于是父亲也不免俗地拎着两瓶好酒推开了领导家的门。陆一敏这个名字,没有什么特殊的寓意,只因为父亲找到领导时领导正在琢磨某书记即将来考察的欢迎标语要写什么,他看了一眼桌子上自己刚刚拟好的标语。‘一生辛劳好公仆,敏锐洞察体民情。’便随便取了两个句首,大手一挥,‘就交陆一敏吧!’父亲如获至宝地黏着这两个字,重复了一路生怕忘掉。他回到家看到母亲正在床上睡觉,姐姐躺在她的身边也睡着了,夕阳把屋子照成了暖色调,有灰尘在小心翼翼地飞舞。”

    父亲把对孩子的无限爱意和期待都凝聚在名字上面,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像自己一样卑微的像是灰尘一样微不足道,所以愿意低声下气的去找领导讨一个好名字,有一种带着泪的好笑,一个名字而已啊,怎么可能承受这么重大的意义。领导在这个地方就是不太好的象征,完全忽视一个新爸爸的激动的忐忑的对以后生活充满希望的心,随手写了两个字就草草对付了,与之相对的是父亲的“小心翼翼”和“如获至宝”,多么讽刺多么心酸。这种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不公平与阴暗面的写实的小细节比比皆是,让人读着心一点一点向下坠。

    黑暗的、不留一点余地的、毫不留情的、绝望的……这一类的消极的词汇都可以用来形容读完这篇小说的感受,完完全全找不出一个积极的、温暖的甚至是中性的词来形容。我无法界定这样的小说是好还是不好,仁者见仁。我只是觉得这篇小说在第一眼时吸引了我,而且故事情节也环环相扣,一个又一个的矛盾接二连三的出现,让人可以一直读下来,最后还能有所感受,这样就可以了。

    作为一个青年作家一定有不成熟的地方,但是他还年轻啊,有大把的时间来成长来历练,我愿意,我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也应该愿意给予一个年轻人一个机会,一点时间,让他成长为更好的人。

    写在最后:这篇小说不是名家大作,不是经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传世名作,仅仅算是一本略显浅薄的畅销小说、青春文学。但是正因为他的“年轻”,所以在文学评论上还算是一片“处女地”,我自问写那些名著以有限的时间和自己当下的阅历,无法超越前人,有更新的见解,同时表达能力有限,在看到前人的评论时只会觉得“感同身受,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无法有更好的表达。像是爱德华·豪尔说的:“请记住,你的目标不只是完成书评的写作,而且要给评论本身加上一个难忘的结尾,使它成为一篇一流的报刊文章。在被评论的书已被人遗忘后多年,你都会为这篇书评而骄傲。”


    注:

    1.《不忠》是大导演阿德里安·莱恩的所谓“外遇三部曲”(《致命诱惑》、《桃色交易》及《不忠》)中最为细腻感人的一部。《不忠》改编自法国新浪潮大师夏布洛尔的作品《La Femme Infidele》(直译为:不忠实的妻子),是部充满希区柯克式悬念的经典之作。

    2.皆引用原文。《桥声》作者:吴忠全,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马小何:君子和而不同,欢迎讨论。:-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评】无规则的世界里最深的绝望,根本没有触底反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li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