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对“三大反馈问题”“四个反馈水平”的理解?
为学生的测评:建立在以下五大关键因素之上:
1.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
2.提供给学生有效的反馈
3.教学活动按照测评结果做出调整
4.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测评
5.识别出测评对学生动机和自尊的影响。
对学生的测评:通过将测评(测验、提问等)视作获取反馈的一种方式,教师能够调整,改善或改变他们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的好处要多于测评视为测知学生当前状态的做法。这是形成性评价的精髓。
2、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反馈的类型和频率?
最大程度发挥反馈的效力
运用反馈增进学习的九条准则:
1.反馈聚焦于任务而不是学生
2.提供精心设计的反馈
3.以易于管理的单元呈现精心设计的反馈
4.反馈信息具体而清晰
5.反馈要尽可能简单,但是不能过于简单
6.在表现和目标之间减少不确定性
7.给出的反馈要客观而不带偏见的,手写或借助计算机
8.借助反馈定位学习目标
9.在学习者已经尝试过某种解决方案后提供反馈
第二周作业总结:
1、结合教学案例分析,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并如何发挥作用?
课堂反馈
如果我们不再局限于描述反馈的类型,转而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嵌入“最适当”的反馈,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寻求它,评价它,并在学习中使用它,转而研究我们如何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进而调整我们的教学,那么这样的研究很有价值。
课堂是动态活动,从教师的视角与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习与反思,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2、结合自身理解,谈谈面对不连贯的教与学时,怎样将《可见的学习》的研究成果纳入课堂教学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