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准备坐公交车去办事,车辆到站,一对母女从站台上走过来,小女孩大约5、6岁,一边走,一边带着哭腔单机循环般喊着:“我要蜡笔,我要腊笔……”
妈妈不说话,一脸无奈的样子,拉着她上了车,把小女孩安顿在靠司机后面的座位上,自己站着。
小女孩继续单机循环模式,周边的人好奇地往她们那边望过去,妈妈有些尴尬,希望安抚孩子的情绪。
孩子:呜呜呜,我要蜡笔,我要蜡笔。
妈妈:谁让你上课不专心呢!蜡笔只给上课专心的小朋友。
孩子:呜呜呜,我就是要蜡笔,我的蜡笔。
妈妈:好了啦!你家里不是已经有很多那种蜡笔了吗?
孩子:可我没有蓝色和橙色的蜡笔,我要蜡笔。
妈妈:你已经有红色、黄色、绿色的了。
孩子:呜呜呜,我要蜡笔。
妈妈:我们下次上课专心点,老师就会奖蜡笔给我们了。
孩子:我现在就要蜡笔。
妈妈:你的画画得很漂亮啊!下次上课老师看到你画得这么好,就奖蜡笔给你的。
孩子:我画得一点也不好!
妈妈:妈妈觉得你画得很好啊!
孩子:我画得一点也不好,每次都没有得奖。
妈妈:……
孩子:我要蜡笔,呜呜……我要蜡笔……
妈妈:……
孩子:我要蜡笔,呜呜……
妈妈:好了啦!有完没完?别哭了,回去给你吃雪糕。
孩子:我要吃雪糕和巧克力。
妈妈:好,我们回去吃雪糕和巧克力,这就乖了。
听到她们之间的对话,我觉得蛮有意思,回到家后把对话记录了下来,然后组织大家做练习。
我先让大家分别按原来的对话模式演绎一遍,然后问大家几个问题:
妈妈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对孩子有什么看法?
孩子组:在这个对话的过程,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对妈妈有什么看法?你感觉和妈妈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再让大家用倾听的方式去回应小女孩,然后再问大家上面的几个问题。我把大家的答复总结如下:
使用倾听前:
妈妈的感受:烦躁、心烦、无助无力;对孩子的看法:这孩子怎么都说不通很闹腾,有点烦人,孩子执拗、不自信;
孩子的感受:伤心、讨厌、生气; 对妈妈的看法:不想听妈妈解释,妈妈有点烦,感觉不到妈妈的关心,还被妈妈责怪,妈妈一切都不懂我不明白我,总是责怪我。感觉和妈妈的关系:很疏远。
使用倾听后:
妈妈的感受:心疼孩子,感觉到孩子的委屈和伤心
孩子的感受:开心、高兴,感受到妈妈的关心和爱,感觉到被妈妈看见,和妈妈是亲密的,情绪也平复了。
经过上面的对比,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妈妈用了倾听的方法去回应孩子时,妈妈的感受和对孩子的看法与没有使用倾听的回应时完全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倾听可以让我们放下对孩子“应该”如何表现或者“不应该”如何表现的想法和评判,真正地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感觉她的感受,理解她的行为。
表达感受、表达理解性的反馈,能让两人之间产生共鸣。当妈妈用倾听的方式“看见”孩子的感受时,她就理解了那个满心委屈、满心难过的孩子。
在那一刻,妈妈看到:那个一直哭闹不止的孩子并不是存心要让妈妈过不去,她只是陷在情绪里,没有办法走出来,她需要获得支持,帮助她表达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困扰。然后一切都会雨过天青,她会继续做个开开心心的小女孩。
因为,在孩子被“看见”后,她的情绪就得到了释放,孩子接受了她这次没有得到老师奖励蜡笔的这个事实以及自己伤心失落的感受。
妈妈用倾听理解了孩子、“看见”了孩子后,对孩子生起心疼和怜爱的感受。倾听让妈妈看见一个真实的孩子,而不是一个“麻烦”。
当我们真正理解孩子时,会发生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孩子,我们能享受到更多的育儿乐趣和愉悦。
通过使自己“进入孩子的内心”,我们对孩子会产生亲密的感情,会变得更加有爱。我们会越来越喜欢那个如此美好的自己。
最重要的是,倾听能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心。
一个能经常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会变得更愿意倾听父母的想法和意见。
【上期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