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葬花》是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
提到“葬花”,你只知道“黛玉葬花”,那你可就OUT了《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只听山坡那边有呜咽之声,一行数落着,哭的好不伤感.宝玉心下想道:“这不知是哪房里的丫头,受了委屈,跑到这个地方来哭。”一面想,一面煞住脚步,听她哭道是: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葬的是花,实则是以花喻己,抒发寄人篱下、郁郁寡欢之情。她亲眼目睹暮春花落,想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向这落花一样,从枝头坠向尘土,情不能自已,故而借葬花来哀叹自己的身世。
虽然“葬花”以此流传于世,我们要知道,葬花习俗的发明者并不是林黛玉,而是明代的唐寅,也就是唐伯虎。
据《唐伯虎佚事》记载:“唐子畏居桃花庵,轩前庭半亩,多种牡丹花,开时邀文徵仲、祝枝山赋诗浮白其下,弥朝浃夕。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伻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唐寅(伯虎)居住的桃花庵里种植了很多牡丹,花开时节,他邀请文徵明、祝允明等好友临花雅集,饮酒赋诗。他“有时大叫痛哭”,“至花落,遣小童,一一细拾,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作《落花诗》送之”。
葬花之举,并非无聊,而是悲天惘人情怀的具体表现,是触景而生的真情流露。
这与唐伯虎的人生遭遇有很大的关系。唐伯虎16岁参加秀才考试得第一名,名动苏州城;20岁亲人相继离世,家道中落;29岁参加应天府考试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赶考,受舞弊案牵连被贬斥。心灰意冷之下,不得已卖画为生,后装疯卖傻,一生穷困潦倒,甚至依靠朋友的救济生活。
可以说,“葬花”即葬己,哀花亦是怜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