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海这八年(上)

作者: 烟山听风雨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0:49 被阅读1次

前不久在头条收到一个问题邀请:

在上海,哪些事情是你第一次经历并且印象非常深刻的
上海.jpg

  说实话,我从毕业来到上海,当年初出茅庐,如今30而立。时间如白驹过隙,8年时间,经历过太多事情,感触颇多,在此处分享并记录一下,也算是对过去的一种追忆和告别。写出来可能会比较多,我会大概分成三部分,分别写我初入职场的经历,与女友七年苦恋,以及最后修成正果成长之后的感悟。

  2011年我毕业,我学的计算机专业,期望从事IT行业,当时跟着同班几个同学来到上海。这是我第一次来上海,也是之前仰慕已久的大都市。经过一天一夜的火车,我到达了上海南站。
  第一次坐(站)上了地铁。由于在这边没有亲人,朋友,来之前在网上找到了一家学生公寓类型的小公寓,在上海火车站附近。500元/月,一个床铺的那种,好在水电全包。我们到了之后放下行李,稍作休息后,在楼下不远的巷子里吃了来上海的第一顿饭,我是第一次听说并吃到“狮子头”这种东西,也是第一次在地址里见到“弄”这个字。
  公寓里没有网,我们只能经常泡网吧海量投简历,后面就是接面试电话,那时候跟本没考虑公司地点远近,交通是否方便等因素,只要收到面试电话就挨家去面试。有时候去面试路上都要花掉2个多小时,最可怕的是我一个同学居然从闸北跑到了金山区,差点迷路回不来。。。
  那时候我们都还用着直板古董(山寨)手机,压根没有导航这玩意。我们都是提前在网吧查找路线,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就按照本子的地址去找,真的很难。经常就在目的地办公楼附近找半个多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却找不到具体地方,更多只能靠问路人。
  很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走进高大整洁的办公大楼,第一次跟前台漂亮小姐姐说是来面试,然后被安排到会议室填表的那种慌张而兴奋的心情。也记得找到偏僻的居民小区,甚至没有门牌号的小创业公司的那种恐惧和担忧。忘记面试过多少公司,从第一次跟面试官吞吞吐吐的对话,一直到后面也能侃侃而谈,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
  每次面试结束,都会有期待,也有解脱,但是只要看到上海地铁的那种标志,我就感觉找到了回家的路,有种特别的亲切感,虽然开始会经常坐错或者坐错反向。


上海地铁.png

  在没有面试安排或者等待面试结果电话的日子里,每天都特别漫长,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最后经过几周煎熬的求职岁月,我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合适或不合适,开心或失落。我也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月薪3000元,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2700。那时候我们并未有太多幻想,我们都劝慰自己,先要在这个城市里活下去。
  此后我们都开始了一段规律的生活:起床,上班,下班,吃饭,聊天,睡觉。我们也经常像上学那样畅谈着白天遇到的趣闻趣事,但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大概有一个多月以后,大家都陆续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资,也对这个城市更加熟悉,因为时间和距离,大家开始陆陆续续在外面租了房,搬离了这个我们在上海的第一个“家”。我是最后搬离的那个人,走的那天,我看着曾经住过的不怎么整洁但很熟悉的小房间,心中有种莫名的酸楚。在搬家后的某个周末,我们几个在原来的小公寓附近吃了顿散伙饭,也算宣告我们真正独立的职业生涯的开始。
  那是在一个闷热的周末,我背着一个包,拖着一个密码箱,辗转几班地铁公交,我搬进了我在上海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屋,那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自己租房子。房子是合租(群租)房,我的房间和隔壁一个兄弟的房间是一间卧室从中间用石膏板隔开的,面积不足10平米,有个1米宽的高脚小床,床边有个小电脑桌,一把小园铁凳,床和隔板间只有个仅容1人通过的小过道(胖纸估计得侧身)。床尾有个破旧的床头柜,床头柜上还有个老式大屁股小电视,床头柜旁边是个立式小衣柜,房租押1付2,650元/月,水电均摊每月大改30-60不等,每月50块网费。由于是6楼顶楼,上面有个复式的小楼阁,有个简陋的金属楼梯,楼梯陡的吓人,幸好我只是晾衣服会爬上去,否则我担心半夜要是上个厕所会不会一不小心掉下来。一套房一共住下了7户,10口人,厨房卫生间公用,房东说出于安全考虑,没有提供天然气。
  记得刚搬去那天,我买了扫帚拖把,把小屋打扫的很干净,床下是我放行李的地方,放置好所有东西,才发现光秃秃的床垫,是的,我连床上用品都没有,在公寓时候是公寓提供的。由于是夏天,我于是又跑去门口小超市买了盆,桶,凉席,枕头以及一床很薄的夏用丝绵被。被子150块,至少当时我是觉得很贵的。房间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我开着窗户,大多数时间可以接受,也有几次半夜被热醒,就去卫生间冲个凉水澡。虽然我不怎么会做饭,也很少做饭,但是在后面的几个月我也买入了电磁炉,炒锅,电饭煲等厨用装备,可能我潜意识觉得这是一个“家”中应该具备的东西吧。但大多数时间,我都是用来煮超市买来的速冻水饺或是泡面。


图片.png

  就这样,我过着百无聊赖的生活,我这个人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所以每到周末我的停不下来的内心都无处安放。刚开始我会试着去联系一些同学,出去看看这个大上海。刚开始也确实到处去过很多地方。直到后面,同学也因有事或者加班等情况,很难再约一起出去瞎逛。我知道这很多可能只是一个不太愿意出门的借口。我想其实也是,我并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跟我一样好动。也许他们忙了一周,可能需要懒觉来放松自己。
  我是个容易怀旧的人,所以通常我一个人会倒几班公交去原来的小公寓附近吃第一次吃过的饭菜,也会在小公寓附近价格很便宜的小理发店去剪个头发。也会去火车站附近地下通道去看看琳琅满目的二手电子产品,因为没钱所以大多时候我只是看看,然后。。。然后我就不知道自己要去干嘛,我会在公交站的终点站,找一个靠窗的位置漫无目的地转悠着,这可能无聊到一种境界了。后来我发现这是因为我对未来的迷茫。
  再往后,我发现自己不在像以前那么好动了,虽然周末我依旧会起个早去吃个早餐,然后在实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会打打游戏,但是当其他住户起床开始用网,游戏就开始卡,于是只能选择看电视或电影。这样的日子越久,我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宅。那个时候,“宅”这个词还没有往后那么流行,但是我想我对这个字的理解真的是深入骨髓的。

  就像一只原本可以自由飞翔的小鸟,突然有一天开始被鸟笼限制,最初它可能会挣扎,会反抗,但是时间久了它会因为习惯而放弃最初对自由的渴望,也许有一天它重归自由,甚至会忘记自己曾经也会飞翔。也许每个宅男,宅女的曾经也是个青春活泼热爱运动的他(她)。

相关文章

  • 人在上海这八年(上)

    前不久在头条收到一个问题邀请: 在上海,哪些事情是你第一次经历并且印象非常深刻的   说实话,我从毕业来到上海,当...

  • 哪怕被全世界抛弃,可你依然是父母心尖上的肉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临近三十的王漫妮在感情上受骗被甩,工作上受不了同事们异样的眼光被迫离职。只身一人在上海打拼八年...

  • 我在上海的第八年(上)

    爆竹声声,2019年的春节已经到来,算起来,到今年正好是我来上海的第八年。时光悄然而逝,八年的时间改变了很多。 从...

  • 二零一八年一月三十日凌晨一点零六分于徐家汇教堂紫阳路八十号

    一八年的大雪我是没见着,因为上海就没飘几片雪花。从周边城市以及大江南北,每天不停的有人在刷。 连日来上海这是飘零了...

  • 上海,上海(上)

    说起这个城市,大家应该都有话可说。这是一座大城市,多少人心向往之的城市,仿佛来到了这里,人生瞬间有了意义和动力...

  • 成都人在成都

    成都人在北京,成都人在上海,成都人在西雅图,成都人在芝加哥。 成都人到处都是,成都人在成都才是“硬事”。这两三天,...

  • 走出强迫真的就是这么简单!

    觉泽老师自2004年出现强迫症状,到2012年结识内观。 这八年是黑暗的八年。 这八年是痛苦的八年。 这八年是地狱...

  • 这八年

    发的说说,转发的文章,无不表现着我的不甘心。我觉得从这时起,已经没有资格去联系。不知你此时作何感想,我们之间只能永...

  • 《这十八年》序

    为什么想写这个专栏呢?是想趁着我还记得的时候好好记录下这十八年的时光,好好回忆这十八年是怎样度过的,这十八年的我是...

  • 这八年

    有一种幻想/亦是一种渴望 思念里/蕴含无尽悲伤 我想要这时光重来 暖暖的 紧紧的 是奶奶那布满皱纹的双手和那段岁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在上海这八年(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pl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