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友友们好,欢迎来到现代散文园地。
今天咱们聊一聊“现代散文的特点”。
上一堂课讲了,现代散文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那时反对封建道德、崇尚个性自由、追求民主科学等新思潮正不断涌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对待和继承古典散文遗产,如何从西方文学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成为摆在现代散文先驱者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刘半农首创“文学散文”。
传统散文是指与韵文、骈文相对的散行体文字,范围极广,其中哲学、历史文献占据主要位置。
(补充知识点:
韵文指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如赋、诗、词、曲等;
骈文(pián wén):又称骈体文,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分为韵骈文和无韵骈文两类。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司马相如为“骈文之祖”——汉赋对骈文的直接影响。)
刘半农提出:各种科学论文“系文字而非文学”;新闻通讯,如“普通纪事可用文字,描写人情风俗当用文学”;私人之日记信札,一般使用文字,然如游历时之日记,亦可“涉及文学”等。(《我之文学改良观》)
二是,周作人提倡“美文”。
表现为:
从古典散文遗产中挑出“独抒性灵”的明代小品,体现“继承”的创造性。
主张写“即兴”的“言志”的散文,反对写“赋得”的“载道”的文章。
极大地提高了白话抒情散文的地位。
三是,借鉴英国Essay(现通译为“随笔”)。该种散文样式具有亲切、灵活、从容等特性,切合当时崇尚和平自由的风尚,大受欢迎。
鲁迅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子上,倘在夏天,则披浴衣,啜苦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在纸上的东西,便是Essay。”
在先驱们的不懈努力下,最终,现代散文形成了两大特点:
第一,现代散文发展成“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朱自清:《什么是散文》)
第二,重在“载道”即代圣贤“立言”的“古文”,被个人抒情言志的现代散文所替代。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三个问题:
1、相较古典散文,现代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2、刘半农关于“文学散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科学论文是散文吗?
3、随笔的特点是什么?你能列举三篇散文随笔文章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