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魅力在于真实,这种真实是对生活各方面的体察,这种体察的角度不是以一个人的眼光,也不是一群人的眼光,而是不同的文化人中的眼光。看完这本《江城》,我深有感触它的真实,这种真实展现出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正因为这样,作者彼得•海斯勒选择把他的经历记录下来,并且也深深的影响他,在这之后决定探寻中国,最后又完成另外两部畅销书。更大的影响是,很多想了解中国的美国青年把《江城》列为阅读书目之一,
《江城》这本书是彼得•海斯勒记录两年来自己对涪陵的各种观察,当时他受美中友好志愿者组织派遣到涪陵师专任教。在这两年中,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彼得•海斯勒,一个是何伟。何伟要以一个老师的角色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彼得•海斯勒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被人们排除在外的旁观者。正因为如此的反差,彼得•海斯勒对教育、生活和政治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学校里,海斯勒教授英美文学、写作课和口语课。这对他来说并不难,学生的基础差也不是问题,学生所受的观念才是真正的麻烦。学生的专业学习是第三位,如果有什么跟基本理论背道而驰,宁愿不教。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各种问题,比如双方一谈到政治,要么格外的沉默,要么激烈辩解直到哪一方放弃,教科书中存在对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偏见。面对这些问题,海斯勒本可以选择随波逐流,和前几任外教一样。但海斯勒没有这么做,原因是一次课堂上,海斯勒让他的学生写下读过的英文书籍。让海斯勒感到惊喜的是:有人喜欢海明威,有人喜欢莎士比亚,有人喜欢狄更斯。文学的魅力并没有被现实消灭,只是被遮住了而已,作为老师的义务,海斯勒应该为他的学生解惑。
海斯勒把所有影响教学的因素都淡化,或者是挡在教室之外。把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文学上来,编排中国式哈姆雷特戏剧,从而让学生们产生兴趣,有勇气去了解。当看完一部关于反映中国近代史的电影时,海斯勒的学生们心中的迷雾被拨开了,他们看到了以前看不到事情,有勇气面对现实,他们的自我认知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海斯勒来说,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我认知的完善。
想了解涪陵的生活,海斯勒必须学习汉语。在这过程中,海斯勒渐渐看懂了大字报和到处的标语,也明白了人们 对于生活过分积极的心态,由于这种心态,涪陵当地人在面对大坝的事情上有如此的看法。修建三峡大坝,对于涪陵这个地方影响巨大。好处是发电、防洪和航运,这三点对涪陵当地来说,将迎来巨大发展,可以大量的使用电,再也不用担心洪水,更多的是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坏处是生态环境和当地文明古迹遭到破坏,好处大于坏处,甚至是涪陵当地人期待它快点到来,对于那些即将消失的文明视而不见。海斯勒对于此很困惑。直到冬天,因为要节约用电,海斯勒度过了一个寒冷且漫长的夜晚,在这当中,他的困惑得到解答:文明和坏境的破坏在寒冷的面前不值一提。
如此,海斯勒站在涪陵当地人的角度看问题,他不在乎人们称呼洋鬼子,也不害怕被人围观。海斯勒的汉语发音还带有四川口音,为了更加方便与当地人交谈,他会自嘲自己洋鬼子来开场。这让海斯勒收获到了来自涪陵当地一家人的喜爱。这家人已开面馆为生,海斯勒时常在这面馆吃饭,与这家人交流各种想法,相互尊重对方,感受到了涪陵人骨子里的热情。海斯勒也因此认为自己霍伟(何四川话念霍)的身份已经完全实现了,但是拍照事件发生了,海斯勒和同伴亚当想要用相机记录下当地的人和建筑,却被当地人误认为,他们俩是记者,准备拍摄一些不好的地方要拿到外国去宣传。无论海斯勒如何的解释,都抵挡不住人们的指责,前一秒和你高兴的合影,这一秒就变成无休止的愤怒。这就是人性的本质,也是生活矛盾的体现。人会因为相互理解而尊重对方,也会因为彼此的文化以及政治不同产生巨大的矛盾。
海斯勒两年里所处的政治环境是这么样的,原文一句话可以看出来:历史从未远离,而政治举目可见。《江城》提到过许多跟政治有关的事件,比如早已过去的文化大革命、红军长征和北京学潮,影响依然存在。同时亲眼目睹了香港回归时,人们的狂喜不已,这些让海斯勒明白了某种观念已经根植在人们的脑海里,没有选择去挑战,而是选择去探讨。正如海斯勒很喜欢和教自己中文的廖老师交流,这种交流更多的是两个人对彼此国家政治的看法与理解,有时两人争论不休,有时一方保持沉默,到最后彼此也没有说服对方,但是赢得彼此的尊敬和理解。
《江城》中还提起过一个人,叫大山来自加拿大,讲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并且能说相声,常常出现在电视节目里,一说到大山,平常老百姓就都说认识这个人,称他为中国通。和海斯勒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都是以相同的身份进入中国,且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海斯勒比大山更特别,如果把他们进入中国比作一条路,那么面对政治这堵墙,大山选择沿墙而走,而海斯勒选择翻过这堵墙,在墙的后面,海斯勒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江城》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背景下,在小城中人们生活的片段,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看到的是各种的众生相,会感到滑稽、荒唐和难以理解。但难以保证,如果我们回到那时代,自己能否幸免于此。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这就是那个时代下大部分人的局限,国家不是很强大,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不敢甚至是看不清这种局限。在现在看来这都已经解决了,是否意味当今的时代就不存在局限,不尽然,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这种局限依然存在,从国家到个人也是一样,看问题应该多角度思考。我非常喜欢韩寒的一句话:如果你不了解,那就闭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别人经历了什么,如果你了解了,就更应该闭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