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在我们从小的成长环境中,“内向”似乎就是一个贬义词。
你一定有很多次听到过这句话——“这孩子真内向”。
这句话的潜台词往往就是——“这孩子长大了没出息”。
于是,这些被贴上了“没出息”标签的孩子,所得到的关注和机会也就少了很多。
内向性格,真的有错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102/c916f274826eebe2.png)
01 内向,不是错
让我们先从四个对比来看看内向者和外向者的一些主要区别。
外向者:
①倾向于关注人们外部的生活;
②注意力往往会投到具体事件当中去;
③习惯在社交活动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时候为自己充电;
④比较在意“是什么”。
内向者:
①常被内心世界的想法和感受吸引;
②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他们之于身边事物的意义上;
③习惯在独处的时候为自己充电;
④比较在意“将会怎样”。
对号入座,你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内在性格倾向。
内向者往往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自省”——总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出现问题也常常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我们知道,这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很好的一种性格特质。
这种利他、宽容和同理心,往往能在社交中获得他人的尊敬。
但在某些特定环境和场合中,这样的性格往往在明面上是吃亏的。
比如,他不想说话的时候,却被别人认为是愚蠢孤僻;
他爱倾听,却被别人认为是优柔寡断;
他想安静,却被别人认为是懦弱。
很多内向者往往会被迫发展成外向性格以适应这个世界。
但越是被迫,就越是糟糕,越是容易迷失自我。
很明显,他被别人主宰了。
该怎么办?
虽然,机会更多是倾向于给外向者开放;
虽然,社会舆论导向也是更加推崇外向者;
虽然,连你的父母也希望可以把你培养成到哪都能侃侃而谈的外向性格,甚至以你是内向性格而在别人面前感到羞愧···
但是,如果没有内向的人,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下面这些伟大的成就:
万有引力、相对论、追忆似水年华、一九八四、史努比、E.T.、Google、哈利·波特···
所以,内向不是错,错的是人们浮于表面的一些既定观念,以及作为一个内向者在这些观念面前输了自信、意志消沉。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102/11fda7f93bd7df64.jpg)
02 营销思维透视“内向”
让我们试着从营销思维的角度来透视一下内向这个性格。
内向者怎么可能做得好市场营销这个行业?
确实,看上去这是个很可笑的问题。
传统观念中,市场营销需要外向者来主导,需要强大的沟通能力,需要折腾创新,还需要强大的表现力和抗压力。
看上去,这些能力都与内向者毫不相关。
但实际上,内向者往往能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好。
下面我们一一来分析。
①沟通力。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阐释了,内向者往往天生具备真诚、利他、倾听、宽容和同理心这样的优秀品质。
这些不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沟通技巧中最最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吗?
所以,关于沟通力这一点无需讨论,内向者天生就非常优秀。
只不过要注意的两点是:
在职场中不要做隐形人,要善于主动沟通,这样才不会让机会白白流失;
在市场中更要主动沟通以挖掘用户、合作方背后的痛点和需求,才能高屋建瓴、游刃有余。
所以,内向者可以在沟通中获得成功。
②创新力。
对于内向者的创造优势,有一个并不明显却有着强大影响力、而且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的解释:
内向者喜欢独立工作,而孤独是创新的催化剂。
在许多领域,只有当你是一个人的时候,才能真正投入到“刻意练习”。
这正是取得杰出成就的关键。
当你去刻意练习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知识或者任务是超出你能力所及的。
因此,你需要努力提升你的表现,监督你的进程,并且随时做出修正。
常说,享受孤独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我们以前也讲过,创新不是灵感迸发,而是来源于艰苦卓绝的思考和练习。
内向者会很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踏实勤勉,这往往就是创新的源泉。
所以,内向者可以在创新中获得成功。
③表现力。
这似乎是内向者的死穴了。
不过不急,内向者一样可以在表现力上展现出卓越。
在另一本同样优秀的书《内向者沟通圣经》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内向者提升表现力的4P法则,简单来讲它们分别是:
准备、展示、推动、练习。
第一步,准备越充分,越能缓解压力;
第二步,勇敢真诚地沟通和分享;
第三步,突破舒适区,做你原本“害怕的事”;
第四步,持续不断地练习以上三步,内化于心。
所以,内向者可以在表现中获得成功。
讲完这些,是不是能让你对内向者的优势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大家看到了,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被奉为第一习惯的“积极主动”成为了我们这部分的关键词。
它可以破解内向者身上容易躺在舒适区的紧箍咒,调动起他内在的优秀品质,化劣势为优势,最终迸发出不可想象的巨大能量。
市场营销这个行业和工作本身,也是需要这样的特质,这点无关于你是一个外向者还是内向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102/57a916fcff23fddd.jpg)
03 后劲十足的王者
以上,我们从“内向性格的真相”和“内向性格应该怎么运用好自己的优势”两个角度阐释了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下面,让我们再来升华一下“内向”这两个字的内涵。
内向者往往表现出“慢性子”。
而在动物世界中,慢性子是腼腆、敏感类型的代名词。
他们并不会在种群中称王称霸,却会观察到、注意到那些头领们看不到的东西。
充分发掘内向者的能量,他们是可以帮你深思、运筹、解决复杂问题和找寻宝藏的人。
如果你有积极主动的团队,要记得,比起那些外向或散发着魅力的领导,一个内敛的领导者更能激发他们的出色表现。
作者也提出,我们应该留意那些“鞋匠”,因为他们很可能成为最伟大的“将领”。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该留心身边那些内向的孩子(比如我)。
因为他们的才能可能会被扼杀,无论是在家里、学校里还是操场上。
这个世界需要运动员、哲学家、性感明星、画家、科学家;
这个世界也需要热情、无情、漠然、怯懦。
很多伟大的思想、艺术或者发明——从进化论到梵高的《向日葵》再到个人电脑——都出自于那些安静而理智的人。
他们知道如何与自己灵魂深处的思想交流,并在那个安静的世界里发现宝藏。
所以,重拾自信,遵从自己的本性,将独特性格转化为优势,善用自己的长处,发挥更大力量,去改变世界。
内向者往往低调,却又更大可能成为最终的王者,也成为自己的王。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102/97a461da398081ee.jpg)
圣雄甘地说:“不必强硬,亦无须暴力,你也可以撼动世界。”
当然,这个世界更多的还是“混合性格的人”。
因为人很难简单用内向或者外向就可以笼统概括。
有心理学家指出:混合性格特征和自由特质是共存的,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善用自己性格中那些独特的部分,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完整个体。
引用作者苏珊·凯恩在文末说的一段极为精彩的话来作为今天这个主题的结语:
生活的秘诀就在于把自己放在合适的灯光之下。
对于有的人来说,适合自己的灯光是百老汇的聚光灯;
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一盏青灯足矣。
有效利用你的禀赋,比如坚韧、专一、洞察力以及敏感,去做自己喜欢或有意义的事情。
破解问题,潜心艺术,深沉思考。
内向,向内坚韧,向外经营。
内向,向内修己,向外安人。
内向者,安静的灵魂。
内向者,天生的王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102/89a9e7ccb02a04b6.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