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知母恩

作者: 梅园遗珠 | 来源:发表于2018-11-27 06:40 被阅读32次
我与母亲

端午节前,怀揣着期待与喜悦跑回母亲身边,央求母亲拿出那本我们不知翻看了多少遍的厚厚的大书,母亲管它叫线册子,所以我们都叫那本大书线册子。母亲不识字,线册子里的文字对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夹的鞋样,花样,丝线。鞋样和花样大多是母亲和她的姐妹们在家人们最合适的鞋上拓下来的,她们称作赐鞋样,有时候还会相互交换着使用;花样大多是母亲的妹妹,我的小姨剪的,有成套的花样,也有单幅的花样,我最喜欢的是寒梅图,它是成套的花样,名叫寒雀儿探梅,是做大人鞋帮的图样,我的脚小,所以母亲要我选最喜欢的部分画下来,她自己修剪成样,绣给我穿。我最喜欢饱满的梅花,只画一两枝梅枝,上面画上盛开的梅花,含苞待放的梅花和花骨朵,母亲用小剪刀剪成一幅饱满的腊梅,绣在给我做的布鞋上,穿在脚上,走路都感觉能嗅出香味儿。

由于太喜欢那个花样,所以很想自己尝试着绣,有一次邻居大妈来央求母亲给她孙儿做棉衣,她俩在炕上剪裁棉衣,留下了领口处剪下来的碎布,很像一颗心,我想用它做个爱心香包,上面绣上那幅寒梅图再合适不过了。心血来潮,想到就动手做,悄悄打开母亲的线册,找出花样,按照我鞋子上的配色开始缝。那是个周末,我破天荒地的没有出去玩,在家里做了一整天针线活,晚上吃过饭,我拿出我做的香包给大姐看,大姐说很好看,拿给母亲看,母亲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着香包,然后说起一些往事。

母亲说:“从未感觉有过安全感,我希望自己有个小柜子,柜子上有把锁,里面藏着自己喜欢的花样、丝线和线册。因为小时候家里姊妹众多,没有自己的柜子,嫁到我们家,有个木箱,也有锁,但是后面的合页被当家的嫂子婆婆给启开了,随时会拿走里面的东西,所以一直没有安全感,希望你们以后需要用这些针线告诉我一声,我会指导你们做针线。”听了母亲的话,我十分愧疚,我为自己的无礼向母亲道歉,然后请求母亲点评我的手工。母亲拿着我费了一整天功夫做的香包看了一遍又一遍,说:“这种针法叫做满腰缠,绣线要整齐的包裹花样,用手指按住花样来回缠绕,绣线纹理方向要一致,你的构思不错,绣工差了一些,绣出的花不够饱满。”我很委屈的辩解:“我也是拿着一样的花样绣的啊!”母亲笑着摸我的头,她说:“刺绣需要心材和长时间的琢磨,不然同样的花样会被笨姐儿做成一堆粪,被能姐儿做的俊。”那是我第一次绣花,也是唯一一次,后来就是等着母亲给我做端午节的新鞋,做端午节的香包,我们用七彩丝线捻成锁儿线,系在家人手腕上,彼此祝福端午安康。

相关文章

  • 中年知母恩

    端午节前,怀揣着期待与喜悦跑回母亲身边,央求母亲拿出那本我们不知翻看了多少遍的厚厚的大书,母亲管它叫线册子,所以我...

  • 感知母恩

    孩童的时候,对妈妈是一种信任的崇拜,觉得妈妈样貌俊秀又无所不知;少年的时候,对妈妈是一种不假思索的爱,稀里糊...

  • 养儿知母恩

    父母年龄已过60,今年明显感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吃力了。 一 先说妈妈的身体健康,再说思维认知。 2019年上半年,口...

  • 养儿方知母恩

    闲散快乐的暑假已过,紧张而充实的新学期已始,又是一年开学季! 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免不了的任务是辅导...

  • 粽子情有感

    (一) 浓浓粽子情,深深亲情恩。 粽叶裹糯米,彩线来相连。 (二) 追忆似水流年,养儿方知母恩...

  • 妈妈~为了我们这个家您辛苦了!

    作者:泽武;泽录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不为人母不知母爱深;一辈子报不完的恩;就是母亲的恩;一生都还不了的情;是母亲的...

  • 知母

    知母 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枯叶和须根,抖掉泥土,晒干或烘干为“毛知母”。趁...

  • 知母

    叶狭茎空根茹苦,花单色薄蕊萧疏。 霜风寒露且饶恕,此物情深号“知母”。 紫 苏 苏田蓁蓁绕宅...

  • 知母

    知母,很奇怪的名字,一种草本植物,其根部有药用价值。 知母因为老根旁边新生的子根形状像蚔(zhǐ),所以叫做蚔母,...

  • 含辛茹苦20载,养女也需知母恩

    摆在心理工作室桌上的龟背竹抽出一新芽,鹅黄的枝条上顶着镂空嫩绿,昨天还紧蹙着枝叶欲放还羞的俏模样,今天就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年知母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rw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