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龙树的空观(一):龙树的地位

龙树的空观(一):龙树的地位

作者: 宗可居士 | 来源:发表于2022-03-18 12:45 被阅读0次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龙树的空观》。

龙树(Nāgārjuna)是谁?

他是大乘F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大乘F教有两支,就好像车的两个轮子,鸟的两只翅膀一样,其中一支叫做“唯识派”,另一支叫做“中观派”。

唯识派的老大是谁?

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弥勒菩萨,他是公元四世纪的一个真实活着的一个论师,也被称为“未来佛”。

中观派的老大是谁?

就是龙树菩萨了,而他是出生在公元二三世纪,比弥勒还要早个100多年。

在龙树和弥勒的时代,大乘这两个派别相处得还比较和谐,基本上也不怎么打架,有时候甚至还相互帮衬一下。

直到在公元五世纪左右,出现了一个叫做“清辨”的论师。

这个家伙跟他的名字一样喜欢搞辩论,他跑去跟唯识派的护法约架,结果呢?那个护法不知道是怕他还是不稀罕跟他辩论,一溜烟就逃跑了。

清辨心想,你不敢跟见我,不敢跟我约架,那好,我就去找你们的老大——弥勒,看他敢不敢跟我单挑。

当然了,这个时候弥勒早就不在了,那怎么办呢?

弥勒不是要成佛吗?说什么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还要来到世间成佛,那我就干脆等到那个时候,看你还能往哪里跑?

那怎么才能保证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还能打一架呢?

那总得先活到那一天吧。

怎么才能活到那一天呢?

入定。只要入定了,就可以等到那一天。

于是,清辨就找了一个山洞坐了下去,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讲过这个故事,这个山也有名字,如果还能找到的话,我们可以去看看,清辨那个家伙是不是还坐在那里傻傻的等。

从清辨开始,唯识派和中观派就开始对立了,而且经常的吵架。

在这之前,虽然两派的教学理论有些不同,但是基本上还是在同一个框架内,也就是不管是唯识派还是中观派,它们有着共同的思想源头,而这个共同的思想源头,就是龙树的思想。

那么,在初期的大乘,龙树主要倡导的思想是什么呢?

空观。

空观就是对“空”的观点、观法和立场,龙树就是最早为大乘的“空”提供论证过程的人。

后来,人们就把龙树的这个思想体系称之为“中观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空观,而这个思想体系也被后来的大乘各个派别所尊崇。

龙树是最早对大乘F教理论进行梳理的,那么,最早的是不是又是最好的呢?

是的,不但最早,还是最好。

在当时,印度的思想环境是非常宽松的,那是一个以理服人的文化环境,从来没有出现过思想控制,比如什么“焚书坑儒”、“文字狱”之类的。

除此之外,印度人对职业思想家是非常尊敬的,我们都知道印度把出家修行者叫做“比丘”,比丘的意思就是乞士,说通俗一点就是要饭的。

如果在中国,一定有人说你有手有脚,怎么能跑去要饭呢?为什么不去找个正经点的工作?

而在当时的印度,如果他问你为什么不工作?你说我在思考,他就非常崇敬你,马上回家做饭给你吃,让你吃饱了继续好好思考。

所以,在印度的树林里有着一批思想家,其实就是修行者,但是,在那个时候是没有书的,那他们的思想又是怎么传下去的呢?

你必须让你的徒弟把你的思想背下来,如果人家一听,说你这讲的什么玩意?狗屁不通嘛,立马掉头就走了,那你的思想就传不下去了。

所以,在印度的思想界,你要立足,要把自己的思想传下去,就必须得以理服人。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了,在这种宽松的思想环境中,清辨为什么敢跟弥勒佛对着干了。

这是一种精神!非常难得的精神!

而这种精神在当今的中国F教,基本上已经丧失了,哪个现在敢说老师的不对?哪个现在敢跳出来跟老师单挑?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管你是谁说的?有道理我们才能接受嘛。

其实,这个精神也是释迦牟尼所推崇的,他曾经也说过,不要因为这句话是我说的,你就接受,也不要因为这句话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告诉你的,那就一定对。

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即使连未来佛都有人挑战,但是,不管是唯识派还是中观派,没有一个人明确的说龙树的观点哪里有不对或者哪里不究竟。

在这种宽松、自由、活跃的思想环境中,从来没有人能够做到这点,但是,龙树做到了。

厉害吧。

除此之外,龙树还是在大乘经中唯一被授记的人。

什么是授记?

就是释迦牟尼在讲课的时候会说一些预言,也就是说在某年某月某一天,会有一个人出来做什么事,然后去世后去哪里之类的话。

作为一个大乘的理论家,在F经中被授记的,龙树是唯一的人。

在《楞GA经》中,释迦牟尼先生对一个叫做大慧的菩萨说,大慧啊,我涅槃之后,在南印度,有一个叫龙(龙树)的比丘,他能够破有、无宗,弘扬我的大乘法,得初欢喜地,往生极乐世界。

欢喜地就是初地,这是很不容易的,要经过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登初地,也就是初地菩萨。

在我们的中国F教中,也有很多的大师被称之为菩萨,但是,在F经中都没有被认可过,最多也只能说是“凡位菩萨”,而真正的菩萨是必须要见道登地的,只有登地了才是“圣位菩萨”。

好了,我们今天先学到这里,下一篇接着聊。

相关文章

  • 龙树的空观(一):龙树的地位

    今天开始,我们一起学习《龙树的空观》。 龙树(Nāgārjuna)是谁? 他是大乘F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 我们...

  • 龙树的空观(二):怀疑主义前提

    上一篇我们简单的介绍了龙树以及他在大乘F教的地位,我们从这一篇开始进入到龙树的哲学,准备烧脑了。 从哪里开始烧呢?...

  •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止观(2观)

    “观”最有名的两个传承,就是龙树与弥勒的传承。 龙树传承: 两种主要的方法,它们都是要让我们从误以为真实的概念幻影...

  • 龙树村的老队长

    龙树村,这里就不用介绍了。《龙树村的传说》里,已经风雲呈现。 龙树村的老队长,从我的记忆中,跃然而出。 老队长,其...

  • 龙树

    今日出差。 过玉溪与华宁界,刚好看到一座山。 山很高,但我看到山的下一刻,就被上顶的一个杉树吸引了。 ...

  • 【乡土】彩云归处(121)反哺乡梓

    龙树村的老龙树今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这棵榕树相传已有一千多岁的高寿。当年聂家的祖上高中榜首的时候,老龙树就在数九寒...

  • 读《僧肇注金刚经》 一

    昔鸠摩罗什西来,启承龙树、提婆般若性空之学,门下学僧数十人,唯僧肇智发精纯,笃守至诚,得法极正。龙树一脉,破一切有...

  • 国学与教练系列14

    国学教练小工具5:一心三观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 这是龙树菩萨在《中论》里所说的偈子,...

  • 木龙树

    柳传志已经在福阳村里待了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他们几个知青不是去地里锄草就是去浇地,好在自己从小跟着三叔学功...

  • 小龙树

    清晨很习惯走到窗前,进到视线的是喜欢得爱不释手的绿色植被,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小龙树。 从什么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龙树的空观(一):龙树的地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xvi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