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睹物思人了,有时候看见一件东西想起以前的事了。就连平时上下班那条路两边的树也能让我想起很多。从春初的微绿萌芽到夏天的枝叶茂盛,再到秋天的萧瑟落黄一地,然后就是冬天的光秃秃的枝头。从路边几棵木槿树想到了以前在老院门前种的两棵木槿,那时每到夏天就会开数朵淡紫色的花,虽然没有香气但却点缀着整个院子的装饰。因为空余的地方都被婆婆种了菜,我在旁边种的几棵月季也被公公挖走送人了,说是影响种菜,只有木槿树是唯一能开花没有被除掉的植物。
可是好景不长,连木槿也没能逃出被嫌弃的命运,被公公移在大门口杨树底下了,说扔了可惜种在树底下想长啥样就长啥样吧。从那以后木槿开的花越来越少了,木槿树的叶子也越来越枯萎了,就算我用水经常浇也没有把它救活,就在下一个春天来临之季它再也发不出芽了。我忽然想起母亲很早说过一句话:树底下难长树,人低下能熬人。
今天看到日历上芒种,正是收麦的季节,想起小时候我和母亲在这个时候五点起床割麦的日子,天灰灰的我披着厚衣服就和母亲出发了,来到地里一人把五笼麦刷刷刷开始割,随着镰刀的收割后面躺着整齐的一排排金黄的麦子。太阳出来了我们已经割了很多麦了,肚子也开始叫唤了,母亲说再等一会吧忍忍再割一会儿咱就下晌。每次都是这样,回到家疲惫不堪,饿得跟个乞丐一样,家里那么忙也不会有时间做出有滋有味的饭菜,但是饿得很了啥饭吃着都是香的。
后来有了小型收割机光割麦不收籽,就这已经算省力了,我们只把麦子收家即可。再后来有了大型联合收割机一趟下来连割麦和收种子就把麦子解决了,不过那得排队等,那时这种收割机很少一个庄上就一辆驻入。就算那样我们也愿意排队等,母亲和父亲往往是一夜一夜不睡觉去排队,只为把麦子完全收割完赶着栽稻。季节对于农民来说特别准,栽稻必须得在夏至之前,如果夏至之后还要栽的话就会减产。妈妈宁肯多出点割麦钱也不要栽稻错在夏至之后。还有就是我们也得上学,怕农忙拉扯时间长耽误我们上学。
其实,我最怕的还是栽稻,每天天不亮就起来,比割麦起的还早。走到地里跳进又凉又粘的稻地,中午的时候太阳很毒,地里的各种虫子都爬起来了,有时会爬到腿上,痒痒的。最烦的就算蚂蝗了,它会吸到腿上的肉,揪它揪不掉,得狠劲揪才会下来,据说这种虫会吸血。但它还不是最可怕的,有人栽稻时遇到蛇,那才是最吓人的了。不过我没遇到蛇,但是常在水里干活咋会那么幸运呢?倒是给稻秧拔草时遇到过一次,吓得我一下午没敢去地。
想想干农活的劳累和辛苦,我十分知足我现在的生活,我也深切体会到农民的不易。粮食一点一滴都不能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时常给孩子讲我的农民生活,让她们记住爱惜粮食,珍惜现在的生活。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一日三餐几乎都会有肉,连我这个以前最爱吃肉的人也不喜欢吃肉了。有时看到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却没有以前的胃口。记得我上卫校那年,一星期在学校食堂都见不着荤腥,周日不回家的时候我和室友就会去附近粮校的一个小饭馆,那里有一碗六毛钱的肉丝面,份量足味道也不错。每次想打牙祭时我们就会去那里解馋,现在想起来那时的一碗肉丝面胜过了现在的美味佳肴啊。每次我回家的时候,父亲就会镇上的饭店里买猪头肉,妈妈切好挑好了,我们兄妹三人迫不及待的三下五除二就吃光了,母亲和父亲只是在一旁笑。弟弟曾对我说,他最盼我来家了,我来家了父亲就会买肉吃了。我听了他的话心里一阵发酸,父亲对我的偏爱应该是怕我在学校里受苦,可是家里的伙食也并不是特别好,这就是父母给我的另一种爱吧。
随着年龄的增长也看开了许多事。比如当年卫校很要好的同学当了领导,你再去找她办事时她没有以前那样热情了,嘴上说着的答应,后面又说很多为难的理由,让你不得不放弃或者得承人家多大的情。看着毕业薄上那一句一句真诚的话语,想想我们现在的年龄,岁月如梭,一切都在改变。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