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
留学英国,谈谈歧视这件事儿

留学英国,谈谈歧视这件事儿

作者: Ashitaka_b0d0 | 来源:发表于2018-05-31 03:25 被阅读6次

我本人在英国留学读本科,首先还是以我在英国的经历为开端。我在这边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朋友,表示回国后看见外国人不会有任何额外的反应,还有个别人表示,回国后看见外国人会心生厌恶之情。大部分人表示,在国内看到国人对外国人有一种过分的倾向,都会出现对那个华人的倾向行为和心理的讨厌。当然了,无来由的生出厌恶之情,只因对方是外国人,这和外国人歧视中国人是一回事儿,甚至人家还只是歧视中国人,这倒好,没来由地把这么多国家的人一股子全歧视了。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华人,回国后看到外国人,习以为常是件很好理解的事儿。但是,表现出的对国人对欧美人的倾向心理的厌恶,可能和没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表现出来的有些许不同。

在我看来,歧视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和行为,而是无知的附属品。举几个例子,有些英国人,甚至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在听说来自中国后,第一反应是模仿李小龙,然后问你们是不是每个人都会功夫。Ching chong 这个歧视中国人的词本身就是一种无知的产物,很多欧美人一想到这个词,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图像就是扎着辫子的清朝人,颓废地叼着鸦片的样子。这些刻板印象的起源都已经是几十年前、一百多年前了,这些年来中国的发生的变化就算不能称之为巨大,但也不至于洗刷不掉这些。换句话说,信息在更新换代,迂腐的思想和刻板印象却被一代代保留了下来,最终的结果就是无知,无知的产物之一就是歧视。上面所说的歧视是由负面性信息的无知带来的,所以这种无知在某种程度上还不能称之为无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无所知才是歧视的真正原因。每个民族、国家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是经过了几十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变迁,都是时间检验过的产物。除了极少数的精通历史的学者,谁都不敢说对这世界上哪种文化有着绝对的了解,并且下断言这种文化是毫无价值、低劣的。既然一无所知,就应该保持一份尊重与畏惧,否则与井底之蛙也没了区别。这世上大多数的自负,都是由无知造成的。

上面分析了歧视的一个原因,无知。接下来说说第二个原因,也可以说是歧视的定义。我把它概括为以偏盖全,也可以说成是,一棒子打死一船人。为了减缓枯燥,我还是先举个几个最近在我身上发生的例子。

1. 前几天下午去图书馆的路上,过马路,一辆小车开过,车里四女一男,听口音全是英国本地人,男的坐驾驶座。后座三女摇下车窗,对着我学狗叫,我看了她们一眼,没搭理,她们就继续叫,车还在往前慢慢开,意思是不给我让路,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停下,继续过马路,司机看到我这样,就把车停了下来,车头已经过了我大约一个身位。我两眼看着前方继续走,车上三女还在对我学狗叫。到了车跟前,我没有从车旁边绕过去,抬起腿,自然地像上楼梯一样一脚踏上车头,走了两步,又像下楼梯一样从车头上下来。车上的四女一男第一反应都是吃惊,大喊what the fxxk whats wrong with this guy,走过后男的才摇下车窗对我大喊,骂我,我还是继续向前走,自始至终都没有回过头,走了一半背对着他们朝天竖了个中指。男的最后也没有下车。

2. 昨晚在图书馆,silent room,学了一半,前面沙发后面几个洋人用英语交谈的声音很大,还伴有不时的笑声,持续了好几分钟。旁边的洋人、印度人都一脸不爽,但还是坐在原地,只是向那边看去,没有一个人去提醒他们。噪音又持续了一会儿,我忍不住,走过去,发现是几个印度面孔的人,三男一女,其中一男的坐在桌前没有参与交流,看到我走过去,也是一脸的尴尬和些许无奈。另外三个人没有看到我,还在继续大声说笑。我走到他们跟前,带着标准的英式礼仪笑容,对他们说,excuse me, can i sing here?说完后,女的一脸看猴子的表情看着我,男的也是面面相觑,没有说话。我接着说,please keep your voice down cuz its too loud 他们愣了几秒,然后女的盯着我说了句ok。他们的声音小了下来,回到座位后,旁边的印度小哥笑着对我竖了个大拇指。

3. 平常走在路上,偶尔也能碰到路过的车里的人,没来由地朝你竖中指,我都会竖回去。也能碰到街上还在行驶的车上的年轻洋人摇下车窗对着我们四五个中国人,大声地一边招手一边用中文喊着你好,我一般都会笑着也向他们招手,并用歪果仁式中文喊着,好NMLGB。可能有人觉得别人对你说你好是向你表示友好啊,我只想说这个世界不是电视剧,不是所有行为都是出自善良与友好,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行为的出发点就像是你在酒吧喝嗨了出来在大街上到处跟人打招呼一样。他们只是戏谑地打着招呼,心里想着,哪哪儿都是中国人。否则,光看我们亚洲长相,怎么就知道我们来自中国呢?

三个小故事讲完了,关于这三个小故事我想表达的东西,我稍后会提出,现在先聊聊通过这三个小故事可以分析出的歧视的第二个原因,也就是以偏概全。首先先必须承认一个背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很多人印象里,是缺乏礼仪、外语能力差、土豪、软弱无能的一群人。我们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在餐厅大喊服务员,乱穿马路,横扫免税店,遇到歧视忍气吞声,这是很多外国人对二十一世纪中国人的印象。这不仅仅是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实。之所以说它是事实,是因为大多数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在国外旅游、生活就是这样的形象。之所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形象所占整体中国人的比例。再举个例子,由于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来的中国人有条件选择境外游,而境外游最热门的地点,不是欧美国家,不是日韩,而是越南。这种热门性源于两点,一是越南旅游的廉价,很多跟团游十日包机票甚至只需一两千人民币。二是越南在境外。对于因为这两点原因选择越南旅游的中国人,所代表的人群展现出来的气质,让人真的不敢想象。越南街头免费矿泉水的发放,引起一大堆中国人的哄抢,这个视频在YouTube上有上百万的转发,底下的评论很多都是:这就是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很多旅游景点明令禁止中国人的参观,餐馆里服务员对中国游客和其他国家游客的态度天壤之别。

确实,这些中国游客身上存在劣根性,但是,哄抢免费矿泉水的视频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也被许多国人嗤之以鼻,这说明,这群游客并不是整个中国的缩影,他们并不完全代表21世纪的全部中国人。中国游客也有许多在国外风度翩翩、遵守礼仪,并且这类人的比例也不小。黑人在许多国家都背负着一种潜规则式的歧视,这种潜规则式的歧视源于黑种人的犯罪比例以及所占社会地位的分布比例。人们也承认这种比例,意味着人们也知道并非所有的黑人都是坏人,但还是有许多人不自知、甚至自知地将这比例扩大到全部,也就引起了所谓的歧视。无意识的扩大可以把它归结为因为缺乏思考导致的愚蠢,而有意识的扩大的原因,有些复杂,可能有很多,其中之一可能是源于自负,想要想方设法地通过打压他人获取优越感。总而言之,无论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无论何种原因,这种以偏概全的思维都不值得推崇,甚至遭到鄙视。总而言之,第二点造成歧视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部分事物或人的行为,来涵盖整个群体。归根结底,也还是无知。

我写歧视,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让大家正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歧视,让大家明白这种歧视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错误,根本没必要为此自惭形秽。第二点,是希望大家正视我们对别的国家的人甚至一切事物的歧视。

现在可以说说对于上面三个小故事我想表达的东西。先用一句话总结:一个人如果不敢对恶表现出极度的厌恶,他也不配对善表现出极度的向往。中国人在国外收到的歧视不要太多,而大多数人对此表现出的反应都是忍气吞声,甚至毫不自知。对于毫不自知的人,我只想说,如果没有伤害到你,我希望你一辈子都可以毫不自知。对于忍气吞声,并把它归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我会用上面这句话回应你。当然了,我并不是鼓励大家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对抗歧视,而是希望大家在面对歧视时发出自己的声音,所谓荆轲刺秦王,你一个人的声音可能不足以产生影响,但是你一个人的声音却组成了大量声音的一部分,而这大量声音,也就是触发改变的扳机。

关于歧视这个话题,我觉得我还没有讲完。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想,歧视关我啥事儿,我从来没有被人歧视过,也从来没有歧视过别人。事实真是这样吗?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先看一个视频。


Like A Girl 感动!真正的定义像个女孩子!_腾讯视频

这个视频是一款卫生巾品牌的公关视频,想表达的内容相信大家看完后也有了一些理解。当然了,这个视频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无关歧视,而是对于刻板印象的反思。而刻板印象与歧视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么说,刻板印象是更深层次,更高级,隐蔽性更好的一种歧视。歧视在很多情况下反而是有意识的,而刻板印象几乎都让人不自知,它深扎在你的脑子里,不疼不痒不发声,却在你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限制着你对事物的看法。看完这个视频,你还敢信誓旦旦地摆着胸脯说,我从来没有被人歧视过,也从来没有歧视过别人吗?

回想一下,你对寝室里从来不去图书馆的室友的看法,你对班上从来不喜欢运动的同学的态度,你在高中时对于班里斯斯文文的学霸的印象,对成绩差的同学的看法,是不是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自己也解释不清的与喜欢近乎相对立的感觉。你可能对不爱去图书馆的人有一种觉得他们不爱学习的印象,可能人家就是喜欢在寝室里,可以穿着裤衩,学累了可以躺床上休息一会儿的感觉。你可能对不爱运动的人有一种觉得他们没有活力,颓废的印象,可能人家平常极喜欢读书,对世间万物的有着很深的理解。你瞧不起学霸,潜意识里觉得学霸就是书呆子的代名词,殊不知人家除了学习好,课余还喜欢养花,写手账。你不自觉的无法和成绩不好的同学产生了距离,熟不知人家画画画得一流,谈吐幽默风趣,身边朋友都喜欢他。

在这里再提出一个观点,叫做百灵鸟生物钟和猫头鹰生物钟,百灵鸟生物钟指习惯早起早睡的人群,这类人群为大众所熟知,并且被社会所大力推崇,整个社会对这类人有着极高的评价,伴随着勤劳、自制、优秀等褒义词。而另一类人群,他们适应于猫头鹰生物钟,他们习惯晚睡晚起,他们在夜间的工作效率极高,一些艺术工作者甚至认为只有在深夜他们才能获得灵感,他们每晚工作学习到凌晨四点,然后睡到第二天中午。我国最伟大的翻译家许渊冲就属于猫头鹰型人群,他现在还一直保持着这种作息进行着莎士比亚剧作的中英法的翻译。从理论上来说,这类人的工作时长与工作效率与百灵鸟型人群无异。但是,这类人在社会上却饱受歧视,被冠以懒惰、不思进取、咸鱼等标签,他们不被社会所接受,不被身边朋友和老师所喜欢。试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喜欢睡到中午的朋友,你们对他这种行为的印象又是如何?

这种歧视不仅不利于你和朋友的关系,加深你对朋友的误解,还会限制你对事物的本质的探索与理解,进一步加深无知,普遍性的歧视更是如此。希望各位在阅读完本文后,能够重新审视歧视这件事。

相关文章

  • 留学英国,谈谈歧视这件事儿

    我本人在英国留学读本科,首先还是以我在英国的经历为开端。我在这边几乎所有的中国人朋友,表示回国后看见外国人不会有任...

  • 谈谈歧视这件事

    最近微博上有个视频,很火爆,如下: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视频时,认为这个女主播是受到了不堪的辱骂,对,不应该这样,人家...

  • 歧视

    亲戚的孩子在英国留学。 女孩昨天发了朋友圈,说在英国遭到了歧视。 女孩在从英国到伯明翰的火车上,几个白人男子很大声...

  • 英国留学圈里的学历歧视

    我在学校国际招生处担任国际学生大使的时候,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联系已经收到谢菲录取通知书的中国内地申请者,答疑解惑,而...

  • 2019-03-21

    英国生活大吐槽来啦!之前看到一些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在网上吐槽英国留学那些事儿,真的是不看不知道!所以今天就跟岛主来...

  • 出国留学这件事儿

    微博@_ShiSanJen_微信公众号:嚼着雪糕看月亮 2014年,我在深圳某中上等高中读高二,在高中一年多了,可...

  • 英国预科是什么?适合哪些人?

    英国留学预科适合哪些人?很多学生在选择英国留学的时候,都会选择英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的指的是针对那些想去英国参...

  • 英国预科是什么?适合哪些人?

    英国留学预科适合哪些人?很多学生在选择英国留学的时候,都会选择英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的指的是针对那些想去英国参...

  • 英国预科是什么?适合哪些人?

    英国留学预科适合哪些人?很多学生在选择英国留学的时候,都会选择英国留学预科,英国留学预科的指的是针对那些想去英国参...

  • 谈谈求助这件事儿

    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都害怕向别人寻求帮助, 第一可能是觉得向别人寻求帮助显得自己很蠢;第二可能是觉得就算我寻求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学英国,谈谈歧视这件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ef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