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圈里的学历歧视

作者: 王愚夫 | 来源:发表于2020-05-11 01:29 被阅读0次

    我在学校国际招生处担任国际学生大使的时候,一项主要工作就是联系已经收到谢菲录取通知书的中国内地申请者,答疑解惑,而学校排名往往是国内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国内的申请者通常不会仅仅申请一两所院校,而是广撒网,同时申请多所院校,最后综合专业和院校排名,择优而从之。我常常碰到这样的申请者,手里已有多份录取通知书,如果这些通知书并非来自G5院校或其他老牌知名院校,譬如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他们有时便请我这个过来人充当参谋,就择校提供些建议。

    有一回,一个姑娘已经拿到了三所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分别是谢菲尔德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和利兹大学,就传媒类专业而言,这三所学校在英国国内都排得上号,令人难以抉择。对她来讲,这是个幸福的烦恼。我问她是否打定主意去哪所学校读书,她说目前在谢菲和利兹之间犹豫,我一听,下意识地问:“你为什么首先排除了纽卡斯尔?据我所知,它的传媒类专业也不错。”姑娘坦率地说:“因为我加了纽卡的新生群后,发现群里什么牛鬼蛇神都有,很多人尽问一些愚蠢的问题。我潜伏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少人的本科学校都不行,竟然还有专科毕业的,真是鱼龙混杂,这让我觉得纽卡太水了,去那里太掉价了。”我没好意思告诉她,如果纠结于研究生申请者的第一学历,跟纽卡相比,谢菲好不了多少,除非申请到全球排名前五十的院校,情况才会好不少。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吐槽同校中国留学生的第一学历。我有一位本科毕业于国内某985院校的朋友,交情蛮好。某日,我对他提起一位同班同学,简单描述了其日常打扮,问他是否认识,他说有印象,接着我按照国内打交道一贯的模式,介绍了这位同学的姓名、籍贯和本科学校,他听完“哦”了一声,说:“这个学校我知道,原来他是这个双非学校毕业的。”语气中带有一丝不屑。我疑惑道:“不是211吗?”他说:“不是,这个学校我熟得很,在XX路上。”好在后来我攒了个饭局,这两位朋友都在场,彼此熟识互相了解之后,学历的差异并未成为阻碍两人友谊的隔阂。

    还有一回,我和一位某985院校毕业的哥们参加学联国际部举行的圣诞晚宴,当晚有着装要求,因此所有出席者都盛装出席,男子西装革履,头发油亮,女子多穿晚礼服,或高贵典雅,或性感妩媚。我和他坐的这桌只有三名男子,其余都是姑娘。我不善同女子社交,加之坐在对面的姑娘都身着低胸装,所以我一直沉默不语,尴尬得不知两眼往何处看。这位哥们比我放得开,适应这种社交环境后,跟坐他斜对面的浓妆姑娘聊起了天,气氛很愉快。没聊一会儿,两人发现彼此都来自成都,姑娘问:“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哥们答:“我是XX大学毕业的,你呢?”姑娘一惊:“什么?你是XX大学毕业的!那你怎么来谢菲!我啊,我是某专科学校毕业的,说了你也不知道。”她说前半句话的语气是震惊,后半句则能明显听得出情绪的波动,有畏怯,有窘迫,还有失落。随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很快降温,没过两分钟便相对无言。这情景很贴合“话不投机半句多”的讲法。

    以上仅是一些颇具代表性的由第一学历引起的歧视案例,如果“歧视”一词的语气过重,姑且换个词——“瞧不上”。事实上,不论对于“瞧不上”者或被“瞧不上”者,“瞧不上”的根源似乎已经根植于彼此的内心,成为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壁垒。同时,对于不少人而言,这种壁垒也是一种筛选机制的体现。

    两人初识,各报简要信息,姓名、籍贯、学历、职业等。姓名只是个代号,除非过于奇葩,否则通常不会引起对方的另眼相待。剩下三项却各有深意。籍贯联结初步印象和情感,因为多数人对不同地区都存有浅显的认知和刻板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对生长于那里的人的看法。还有一种情况,若两人是同乡,情感的共鸣相对而言可能更为强烈,这是籍贯的潜在意义。职业亦然,虽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但是每个人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也有固有的印象,这就影响到对他人的看法。至于学历,在初入社会主要以排名为准的学历评判体系里,学历是对一个人第一印象的界定,也是对其能力的初步评判,同样影响他人对不同学历拥有者的认知。然而,籍贯可以变更,职业可以改变,学历则不存在变换,只有递进,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硕士,最后到博士。即使递进,第一学历、第二学历或者更往后,都有白纸黑字的证书为证,无法变更。随着这种评判标准逐渐成为常识,以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群体等级的划分标准,并在多数人心里根深蒂固,进而就造成了学历“瞧不上”。

    这种“瞧不上”的心理有利有弊,在此暂且不谈。说回英国留学圈里的学历“瞧不上”。在某些人眼里,第一学历给每个留学生标上了不同的身价,毕业于排名靠前的国内院校意味着高身价,排名靠后则代表低身价。这些不同身价的人突然汇集到同一个环境里,出于形成多年的价值标准上的判断,高身价者对低身价者有些微词,低身价者对高身价者有些敬畏,这并不奇怪。如果没人心存芥蒂,完全人人平等,倒才是怪事。话虽如此,既然身处同一个环境,目的也大致相同,多为刷学历提升自我而来,因而大可不必互相“瞧不上”。开阔心胸,开拓眼界,暂时放下成见,也许能碰到令人惊喜的际遇。

    此外,所谓的高身价者不必因为身边有低身价者而感到掉价,低身价者更不必因为高身价者“屈尊”于同样的环境而感到惊奇,各有各选择的初衷,也各有各的打算,不过暂时身居一处,过上一年半载,各飞各处,多数人再无交集。既然留学在外,最重要的还是利用好这一年半载的时间,见贤思齐,互为人师,不负韶华。


    文 字 /  王煜旸

    图 片 /  Daniel Rech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英国留学圈里的学历歧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ige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