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豁达如苏东坡,“中年危机”是如何度过的?

豁达如苏东坡,“中年危机”是如何度过的?

作者: 小离的私家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8:02 被阅读18次

    读读苏东坡的生平,应该就等同于服下一剂应对“中年危机”最强大的心灵鸡汤了。

    那苏东坡本人经历过“中间危机”吗?当然。一贬,再贬,经历几度荣辱沉浮,这位苏大文豪对人生的态度就剩下俩字儿——“呵呵”。

    想来第一个用“呵呵”表达情绪的,应该就是他了。在苏东坡留世的书简中,“呵呵”二字出现过四十多次。

    得罪同事

    熙宁二年,34岁的苏轼和弟弟来到都城汴京任职,此时京城正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正像打了鸡血一样嚷嚷要变法。没错,就是写过“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那个王安石。

    直性子的苏轼公开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他洋洋洒洒写下万言书,向皇帝直言变法这事儿漏洞太多不靠谱,但皇帝并未被打动。苏轼不死心,一年后再次上书,要求罢免王安石。这一举动惹恼了群情激奋的新党成员,他们迫不及待给苏轼穿了小鞋。

    苏轼在京城做公务员的日子就这样匆匆结束。接下来的几年,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

    工作不顺

    熙宁八年,40岁的苏轼因思念在济南任职的弟弟,上奏朝廷调任到济南附近的密州。刚到密州,就赶上蝗灾,连年饥荒不说,还有盗匪横行,公务繁忙根本无暇与弟弟相见。因为太想弟弟,中秋之夜他写下《水调歌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郁郁寡欢的苏轼,只能靠读《庄子》聊以慰藉,直到有一日和朋友出去打猎,天高地远,策马奔腾,他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把自己一腔壮志抒发出来,酣畅淋漓,瞬间好像回到曾经意气风发的时候。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再次得罪同事

    元丰二年,苏轼从徐州调任到湖州,看到曾经的鱼米之乡如今破败萧条,民不聊生。痛心不已的苏轼冷静分析后,觉得这不只是天灾所致,还有新法推行不力的“人祸”。

    直肠子的苏轼把自己的不满都写了出来,这一写,又把自己写进了坑里。

    掌权的新党成员认为苏轼是在讽刺他们无能,在他的诗文里搜集“罪证”,寻词摘句,列举其罪状,纷纷上书要置苏轼于死地。但宋太祖早立下过规矩:不杀文人。

    44岁的苏轼被押解到京城,马上投入御史台大牢,还被抄了家,夫人一气之下将残存的诗文付之一炬。苏轼在大牢里呆了四个多月,在此期间,一直有人为他求情,连曾经的政敌——退居金陵的王安石也上书“岂有盛世而杀才士者?”

    最终,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太穷了

    黄州气候差,夏天湿热,冬天阴冷,45岁的苏轼备受煎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他辟了块荒地,亲自耕种,并以“东坡”命名。

    就是在这样食不果腹的时期,他研究出了一系列美食:东坡肉、东坡羹、东坡豆苗、东坡豆腐……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写下《寒食帖》了,创作了广为人知的《赤壁赋》《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黄州开始,“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苏轼,变成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苏东坡。经历了牢狱之灾和贫困流离之苦的苏轼,开始着眼于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开始学着接受道家、佛家思想中的精华,开始静下心来观察世界,思考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东坡的眼界变宽了,格局也变大了。47岁的他站在赤壁上,看着风起浪涌,心潮澎湃。他没有把自己困在黄州,而是放进古往今来的浩荡时空里,这样一看,所有困苦都变得渺小而微不足道了。回过神看到自己的白发,他自嘲多情善感,没有长吁短叹,而是从神游中回到现实,将手中的酒献给了眼前的江水明月。

    晚年的苏东坡,即使几度流离,几番荣辱,也能淡然释怀,绝不会悲戚抑郁。流放海南三年,北归途中,65岁的苏东坡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写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一生,虽心有不平,他也看开了,毕竟这样的经历也不是谁都能有啊。

    悲观和超脱,一样是看破,区别就在于,一个是逃避现实,一个是超越现实。所谓“中年危机”啊,不是贫穷,也不是衰老,而是被世俗浸没,灵魂困在其中无法呼吸。走完了人生的大半,却忽然发现物质欲望之外的自己,依然苍白到可怜。

    而对那些真正有趣、生动的灵魂来说,中年,甚至晚年,呵呵,不过是人生又一段“奇绝”的经历,去享受就是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豁达如苏东坡,“中年危机”是如何度过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eh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