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下编 摘录十八)

《课程的逻辑》(下编 摘录十八)

作者: 青石江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3-31 19:12 被阅读0次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一、从“行为主义”到“活动理论”

    (一)”行为“”活动“的分野

    梅尔扎克(R·Melzack):在其论文《痛觉》里指出:“痛觉”未必是身体(物理性)伤害的一大变量,必须同文化或是以往经验、社会含义联系起来考察。其通过大量事例说明,“痛觉”不是对于痛的刺激的固定反应,而是由于个人的希望、期待与文化等因素所使然。疼痛并不完全取决于单纯的物理性的有害刺激这一变量。

    【感悟1】通过梅尔扎克这篇论文关于“痛觉”的产生的论述,说明用“行为主义”理论并不能完全很好地解释“痛觉”的产生。也就是说需要有不同于“行为主义”的理论来解释“痛觉”的产生。同理,用“行为主义”理论也不能完全解释“学习”这一有意义的知识建构。因此,“活动理论”成为了“教学”的更合适的理论。

      赫布(D·O·Hebb,加拿大心理学家):以神经心理学为基础,创造了普通心理学的行为理论。他认为,“学习”是基于反复经验在大脑神经细胞之间构成了循环回路系统的“细胞体”以及这种“细胞体”的相继产生而形成的突触,从而促进了知觉与思维。赫布的理论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范畴,但他也是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  “活动理论”——也叫“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它作为“一种研究不同形式人类活动 的哲学,横跨学科的理论框架”,亦即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分析的模式”、“一种社会历史分析的模式”、“一种中介行动的理论”,源于康德和黑格尔的古典德国哲学、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维果茨基等苏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学派的传统。是用“活动”的概念来解释人类的行为、意识与人格发展的理论。

            活动理论者认为,有意识的学习和活动完全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二)“活动”的基本界定

    ☞  “活动”——指“主体与客观世界的交互作用的过程”,跟一般心理学框架内的理解是不同的。

        鲁宾斯坦(S·L·Rubinshtein)(“活动理论”的先驱):人类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必须从“活动”的基本形态(劳动、学习、游戏)之中研究这种现象。而且,“活动”是受客观因素所制约的,但不是直接的制约,而是借助“活动”的内部因素(目标、动机之类)作为媒介的。

          “活动”的四个特征:(1)活动总是由主体实现的。(2)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3)活动总是创造性的。(4)活动是独立的。

    ☞  苏俄心理学的两个要点:其一,心理与活动统整的课题。有别于把行为与心理割裂开来的意识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其二,发展原理与历史主义原理的引进——在研究中具体地贯穿着两个原理。

    ☞  “人类的活动显然是受客体所制约的。人类的活动同工具、行为模式、语言、社会角色、价值、社会规范密切相关。心理表象是受活动取向、决定选择什么时的过去经验、需求、态度、情绪、目标、动机作用,以及对于事件和行为的主观意蕴的水准中国的动机作用所决定的。”

    【感悟2】 “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交互作用的过程。主体会受到工具、行为模式、语言、社会角色、价值观、社会规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目标、动机等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些客观因素和内部因素,是分析活动和设计活动时必须要虑及的。

    (三)“活动理论”的关键概念:“活动”与“沟通”

      马克思:“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马克思主义是“活动理论”发展的指南。

    ☞    应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高度来把握人类的心理过程。

    二、教学的“活动理论”的发展及其关键概念

    (一)活动理论发展阶段

    ☞  人类的进步不是受生物学法则支配,而是受社会法则制约的,这种社会法则制约着每一个人的发展。

    ☞  人类个体的发展不是靠内在的遗传机制的展开而发展,而是靠人类的活动——生产手段、文物书籍、语言文字的积淀(外化)和掌握社会经验(内化)的过程——来发展的。

      恩格斯托姆(Y·Engestrom)(当代活动理论发展的代表人物)研究了维果茨基以后的活动理论,区分了三代活动理论的发展。其中,第三代活动理论提出了“学习者集体”和“高级学习网络”的概念。

    ☞  第三代活动理论特征:(1)突出了以集体的、作品中介的、对象导向的活动系统作为分析单位。(2)注重活动系统中的多重声音。(3)注重活动系统的历史性,即要从活动自身的历史中探寻活动的问题和潜能。(4)活动系统在发展中的矛盾是变革和发展的源泉。(5)活动系统在发展中可以进行拓展性变革,成员在面对面时能进行反思和寻求变革,从而推进整个系统的质的转换。

    (二)教学活动心智发展

    ☞  “教学”是以学生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是一种借助配置特定的活动而引发学生发展的“组织化的社会环境”。

        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看,“教学不等于发展,不过,倘若教学正确地加以组织,那么,学生的学习可以引领学生的发展,……教学就这样引发发展中绝不会自然发生的一连串过程,成为发展的源泉。”

    ☞  在活动理论中,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是依存于动机、目的和结构的。“活动”可以视为“外部制约”(周遭世界、物理环境、社会文化)和“内部制约”(个体的心理机能与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

    【感悟3】  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教师的必须履行好的责任,也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工作。这里的“教学活动设计”是指基于“活动理论”的视点去构思教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学科内容和特点、学科教学的环境等外部状况,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心理状态、先前经验、认知特点等学生学习的内部制约状况。活动的框架(环节)设计要符合社会建构的、活动的逻辑,活动细节的设计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紧贴学科实际、生产实际、生活实际,体现创新、灵动、适切的要求,突出学科概念体系、思想方法、基本技能等核心素养的要求。最终习得“学习的方法与技术”。

    (三)教学活动社会互动

    ☞  “活动理论”为教学设计而分析学习过程和结果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他们在活动中使用的工具的本质、活动中合作者的社会关系和情境化的关系、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以及活动的客体或结果。

    ☞    教学活动理论——是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教学设计之中心的教学理论。

    (四)教学中的“合作性活动”与“集体性主体

    ☞  “集体性主体”——指教学“活动”设计时,应突出学生集体层面上展开的过程。

    三、教学的“活动理论”:实践“学习共同体”理论框架

    【感悟4】  实践“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即知识是学习者在同环境交互作用之中借助社会相互作用而共同建构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形态,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合作沟通、展示自主学习的见解,分析自主学习中的盲点和误区,交流感受到的学科思想方法、达成准确清晰完整的建构,“学习小组”的策略研究和实践,是促进“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向。设计合作学习活动时,首先,依据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性格特征、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等,尽可能把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组织在一起,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选好一名学生能承担组织领导作用的组长;其次,选择适合合作学习的素材内容,布置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合作作业;第三,合作作业的要求必须循序渐进,合作作业的完成状况要能及时评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下编 摘录十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hb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