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之心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22:26 被阅读0次

    《活法》第四章《以利他之心生活》。

    稻盛先生幼年接受过佛法的熏陶,心中种下了佛法的种子。65岁时,还专门剃度,以俗家之身进入佛门,进行了短期的修行。佛法的智慧、慈悲都深深影响了他的思想,“以利他之心生活”的态度也源于此。

    利他,对于普通人而言,实践起来会有程度不一的难处。稻盛先生充分理解普通人的心态,把“利他”分解开来,层层剖析,很有说服力。

    “人类原本具备希望为社会、为他人做点什么的善良之心。”同样的意思,先秦“亚圣”孟子也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也就解释了当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亲友,甚至陌生人的原因。可能我们付出的只是举手之劳和绵薄之力,但是我们内心深处会有愉快感产生,这种愉快的感觉影响、支持着我们有更多的动力、更好的心态继续自己的生活。从“利他”出发,最后自己也没有损失,反而会得到更好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回报。对此,我们每个有过“利他”之举的普通人都应该有过真实的感受吧。“利他”,一定会有所得。只不过,“利他”所付出的和回报所获得的可能不是一种形式的东西罢了。从这样的角度这样理解,“利他”之人和“利他”之行,会越来越多吧。

    做人如此,做企业也如此。稻盛先生以自己做企业为例予以验证。他还引用日本户时期的思想家石田梅岩的话——“真商人须思客立则己立”,呼吁企业界端正做商业的态度。但迄今为止,稻盛先生的理想只是少数有高尚人格的企业家才能努力做到的,绝大多数企业还在急功近利的层面,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甚至不择手段打压竞争对手,也许这些就是稻盛先生大声呼吁的原因吧。

    这一章的后面,稻盛先生由“利他”之心谈到“以道德为基础的人格教育”。稻盛先生以“刻不容缓”来表达做这件事的紧迫程度,这也是佛法“普度众生”慈悲精神在稻盛先生身上的体现。对比稻盛先生眼中日本社会基本伦理道德的缺失,同为亚洲国家的我国也应该深思。在整个热情洋溢地积累物质财富的时候,我们对自身的道德品质的要求以及对年轻人的培养也已经有了很大的欠账,我们同样需要“补课”。

    稻盛先生还特意谈了社会层面应该树立的职业教育观。“教育的最大作用应该是教授劳动的意义以及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每一种职业都需要有人来做,每一种职业都值得尊重,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各种职业组织到一起,才有了社会的有序发展。在而我们今天,教育的揠苗助长越来越提前,从婴幼儿起就开始抢跑,家长们产生种种养育焦虑,根本的原因不只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更是整个社会对职业的差别性对待。这种差别性对待,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们的尊严感和愉快心态,对于本来就是各有所长的人生现实而言,不是公平公正的。幸好,无论是在日本还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观的偏颇,并已经有先行者从小处改变,愿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机构转变教育观念,从人本身的天性出发,培养孩子。社会终有一天,会对这些达成共识,愿一切早些到来。

    这章最后谈了“知足”问题。“只要不改变人类对经济增长和消费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有限的地球资源和能源终将枯竭,而且地球环境也会遭到破坏。”气候问题的恶化已经地球给与人类的严厉警示了,然而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任然抱着自私自利之心在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上一意孤行,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的事。反观我们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在建国七十一年的征程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变化里,我们普通老百姓日渐达成共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近年全球绿化面积卫星图上绿色增多,主要是我们中国为人类做了一些贡献,是值得自豪的事,也是要坚持做下去的事。我们东北的大森林为国家服务多年,如今还在封山育林中,林海里长大的东北人都有朴素的愿望,当未来我们这一代离开这个世界时,希望给子孙留下更多的青山。

    稻盛先生认为,“知足”应简化对物质财富的渴望与追逐,应追求精神层面的“富有”。同时,“知足”也不应该放弃进取心。怀抱美好的目标,积极努力,是让生命永远保持活力的不二法门。个体是蓬勃向上的状态,认真工作,创造新的工具、事物、生活方式,使生活更美好,这样的“知足”值得期许。且从自己开始力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他”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jz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