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丘墨豸
儿媳娘家大姨的儿子比我们孩子结婚早了一个多月,孩子也早出生了一个多月。孩子满月后,儿子就回深圳上班了,儿媳则留在了老家,自然由母亲全权照料。既要负责儿媳的吃穿用度,还得帮着哄孙子,另外洗洗涮涮,卫生家务,每天忙得手脚不着闲。
大姨儿媳的父亲已经去世多年,是母亲把她和弟弟抚养长大的,按说这样家庭的孩子应该明些事理吧,实际上好像并不是。婆婆如此照料,也没有赚出个好来,好像为人家生了个公子,就成了有功之臣,常常给大姨甩脸子,说话总是敲敲打打的。大姨心里当然不好受,可是也得忍着,总不能跟儿媳一般见识吧。
孩子过了七个月时,儿媳要回深圳了,让婆婆跟过去继续帮着哄孩子。说句心里话,婆婆并不愿去,一个原因是大半辈子生活在东北农村,冷不丁要跑到南方的大城市生活,气候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肯定很不适应。再者在自己家里,儿媳还这样,等到了儿子家,那肯定更难了。可是儿子执意让自己的妈过去,又不好说不去,于是跟着儿媳来到了深圳。
上了八月立了秋,老家的天就凉快了,可是深圳还是热得要命。上了些年纪的人身体适应能力差,不抗热,开了空调又怕凉,怎么都是个难受。这还算好,更难受的是内心的孤独苦闷。儿子天天上班不在家,和儿媳又没太多话,也就是逗逗孙子还算开心。出了楼谁谁都不认识,哪像在老家,东西邻居可以聊聊天说说话。
过了一段时间,在楼下遛孩子时,认识一个楼下的媳妇,也是个东北人,说话就挺投缘,一来二去便熟悉起来,那媳妇还带孩子来家玩了两回。
有一天,儿媳突然说她放在化妆柜上的宝石戒指不见了,到处翻找也没有,就问大姨有没有看见。问了不止一两遍,那语气越来越不好,好像非要大姨说给藏起来了似的。
最让大姨不能接受的是,儿子回来也问她有没有拿,关键是问的话让她伤心:妈,你真没看见啊?好像他的妈妈会跟他撒谎似的。大姨心里特别不好受,哭的心都有了,难道自己还会偷儿媳的东西?
自打丢了戒指,儿媳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了,说话的语气也越来越让人难以接受,大姨每天都感到像是在油锅上煎熬。有心要回东北,儿子又不吐口,只好强撑下去,不知道这样的日子啥时是个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