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有统计数据证实,失眠在阻碍人幸福快乐方面是一个严重存在。
比如2016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有15%、即2.07亿的人口被失眠困扰;比如中国成人每日平均睡眠时间只有6.5小时,未达7-8小时的建议睡眠时间;比如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报告中,68%的90后表示每天“睡不够”。
与系列数据一并被谈论的是失眠问题出现的因由,其中生活焦虑、学习和工作压力大关联度最高,几乎被认为与失眠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这促成失眠也有了它作为疾病的隐喻,即虽然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物质丰盛,时空局限日益被打破,但个人的幸福感却很有镜花水月的嫌疑。
这次,一连五周,每周三我们都会坐进广东省人民医院失眠门诊的369诊室。
姜全明(化名)在自己家的床上。
从广东省人民医院东川门诊的电梯出来,拐几个弯,绕过总是人声鼎沸的护士站后,再拐一道弯,就可以到达369诊室。诊室在整层楼的一角,虽然不是在最靠里的位置,但的确不乏角落特有的气质,安静,植物般的安静。但是,当你充分了解来这里寻求诊治的病症后,你便会在那安静中听到一些细微声响,那是焦虑和不安低温燃烧的噼啪声。
每周三上午8点15至12点,在这里坐诊的医生是贾福军教授。贾福军是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与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贾教授的头衔说明了两件事,一,369诊室是失眠门诊,二,失眠是一种与心理健康有关联的病症。
睡眠障碍病患中,有独自在家上网课而情绪不稳的高三学生,有因为一场家庭争吵而演变成习得性失眠的家庭主妇,有从小被过分保护无法适应金融工作的“妈宝男”,有开朗的阿姨,有躁郁的少女,有并无工作压力但却被失眠耳提面命的中年男人,有害怕空调开机声音的女人……
前来369诊室就诊的一位阿姨。
失眠人的夜晚遍布煎熬。一般的病症,常听到的安慰是:好好休息,而睡眠障碍,病处恰恰是没法好好休息,它没办法靠使劲或加油来解决问题, 就像你没办法通过张牙舞爪来温暖一个人。
失眠是孤独的疾病,失眠的人躺在哪里,哪里就是世界上最偏僻的角落。除了医生和药物,没有人可以帮助另一个人睡眠,就如同没有人可以帮助一个艺术家创作。当然,有人会说所有疾病都包含孤独成分,但是考虑到失眠发生的时间,它孤独的色彩无疑更强烈,尤其身边躺着熟睡的爱人时。
失眠似乎是个无法见光的疾病,除了最亲近的人,每一位同意接受访问的病人都不希望他人知道自己就医的事实,尤其是同事,毕竟,失眠是效率和生产力的敌人。这引发了一条吊诡的自律性,一夜煎熬后的清晨,失眠的人必须像一个正常人一样通勤上班,仿若无事,投入到茫茫与海海。
为保护病人隐私
以下文字中提到的病人均为化名
💤
-01-
“ 感受到一点温暖都会很感动 ”
👦 宋未城 时尚摄影师
宋未城(化名)在接受电磁治疗。
宋未城戴着黑框眼镜,左耳上挂着一只夸张的耳坠,但那不是他身上最显著的东西,那样更加突出的东西,是沉默。那是一种长年堆积的沉默,在他周身凝结,仿佛为他贴了一个标签:易碎品,轻提轻放。
他当然是来求诊失眠问题的,最近一星期,他都睡不好觉,但十分钟后,他趴在桌子上抽泣,人生第一次得知自己得了抑郁症。他哭泣不仅仅因为抑郁症的确诊,还有贾医生说出这个诊断时同情的语气,用他自己的话说,“感受到一点温暖都会很感动”。
宋未城说自己自闭,从小学开始,就没怎么开心过,初中开始,情绪低落。最近生活的重大事件是分手,还有,因为疫情关系,两个月没有工作了。宋未城是一名摄影师,准确地说,是一名时尚摄影师,后来我看过他拍的照片,可以确认,是个视觉敏锐的人,如果一直拍下去,有一天,你有可能会知道他的真名。
确诊抑郁症后,宋未城(化名)伏桌哭泣。
💤
-02-
“ 什么要求都满足她,
就是不给我一个人睡。”
👧 锦枫 学生
锦枫只有十二岁,她是一个人来就诊的。
她背着一个双肩布袋,肩带是那种粗棉绳做的,回答贾医生的提问时,声音响亮痛快,没有一丝胆怯或犹豫,完全看不出是个小学生。
锦枫有两个主要烦恼。第一烦恼是父亲,第二个烦恼是母亲。她说爸爸是登徒子,这么说的时候,贾医生没听清,她解释道,就是渣男,而且从来不管她。她母亲想离婚,她也想母亲离婚,但是爸爸说找不到身份证了,离不了,现在父母处于分居中,她跟母亲一起住。
她与母亲常常争吵,或者说母亲常常批评她,土豆切得不够细,沙发擦得不够干净,都会被批评。她非常渴望晚上独立一个人睡,但母亲不允许。“什么要求都满足她,就是不给我一个人睡。”母亲的理由是,担心她一个人时会玩手机。她说自己在母亲那里就是个机器人,她本身是班里前五的学习成绩,母亲要求她年级前四。
贾医生显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建议锦枫下次和母亲一起过来,锦枫说, 来就诊是自己的主意,母亲并不同意,说她花冤枉钱。最后,锦枫说:就这么过吧。 隔一周,我再次遇到锦枫,她还是那身打扮,还是一个人。
贾福军教授在369诊室内问诊。
💤
-03-
“ 实在不行,我们就不要孩子了。”
👩 林施宁 科学老师
林施宁(化名)在自己家小区,为了让自己感觉疲劳从而助眠,她有时会在小区里徒步,她不喜欢跑步。
林施宁是最让人揪心的病人,因为她在一个困局里。
在就诊过程中,她一直纠结用药量,病情也因此而反复。贾医生说:“一睡好就减,这怎么行,好像药是毒药一样,这个心态是不对的。”因为减药,半夜失眠时,她会起来吃药。贾医生说:“那样不行,容易乱,吃药就一次吃,节律打断了,药效就打折扣。”她是小学科学老师,贾医生说: “你教科学,但自己一点都不科学。”
但是林施宁似乎都没听进去,还是固执己见,只认定那些减了药也成功睡好的经验,徒劳地为自己辩解。后来,陪她一起来的丈夫开口了。他们想要孩子,这个愿望持续差不多五年了,但因为她的失眠状况,至今遥遥无期。
林施宁今年34岁了,事情越来越迫切。她问贾医生,是不是有那种相对安全的药?怀孕后可以不用停药。贾医生说:是有相对安全的,但没有医生可以给你百分百保证。
林施宁(化名)的笔记本。
所以,想要孩子,林施宁必须停止服用药物。但是她的失眠问题由来已久,且异常顽固。初二开始, 高中延续,大学四年没有试过12点前入睡过,1点前都很少。最近几年,常常彻夜难眠,必须依赖药物治疗。而且,失眠与焦虑互为因果,她越是因为生育愿望而焦急,越容易失眠,失眠越严重,越依赖药物……
林施宁有本笔记本,记录了近年来药物治疗的用药量与对应的睡眠状况。了解她的困局后再去看那些日期和数字,虽然它们都是客观的冷静的,但你能分明地感受到,它们是有热切的主义的,那个主义就是早日实现无药化,迎接生育自由。
就诊当天,她丈夫说过一句话:实在不行,我们就不要孩子了。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
-04-
喝酒睡得快,醒得也快
并不好受
👩 石小麦 品牌营销
就诊那天,石小麦穿得像一个参加宴会的名媛,优雅,精致,一丝不苟。如果只看一身外表,你对她生活的想像,一定是那样的,不是这样的。她是抑郁症患者,有近八年失眠史,最近时常无端端想哭,怕去阳台。
今年开始,石小麦脑子里会有声音。去到朋友家,三十几楼的阳台上,脑里的声音说,跳下去吧,跳下去啥事都没有了。于是石小麦来到369诊室,她知道自己需要帮助。
石小麦并不是那种孤苦的阴郁的病患,平时该哭就哭,该闹就闹。她朋友多,下班后不是去这就去那,抽烟喝酒,而酒后是不能服用安眠药的,于是要喝就要把安眠药的疗效喝出来,啤酒一打,或者洋酒一瓶。当然,喝酒睡得快,醒得也快,并不好受。
她是处女座,晚上会复盘白天事情,这是一个为失眠添柴的坏习惯;她在一家大型企业做品牌营销工作,工作有些压力;她是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免不了有抚育孩子的烦恼。但这些都不是她患病的真正因由。
2012年,石小麦留学法国,认识了渣男友,频频遭遇家暴,被打得不敢逃离。 每次打完,那个男人就跪下哭求原谅,PUA,然而过不了多久,暴力继续。那时候,她开始看心理医生,服用治疗失眠的药物。后来有一天,石小麦发烧,晕倒在住所,家人得知后,飞到巴黎,发现她状态极差,接她回了广州,从此再没回巴黎。
石小麦自己说,那段受创经历在她心里已经过去了,今年病情加剧的原因是收养多年的狗狗去世,她没法排解失去亲人般的悲伤,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369诊室的电脑,问诊系统给出了就诊病人的基本资料。
💤
-05-
“ 家里没人觉得我有病 ”
👱 林西雨 49岁
林西雨,49岁,典型的习得性睡眠障碍。2016年身体出了点状况,甲状腺结节,那时候开始,睡眠就变糠了,整晚浅睡,半梦半醒。后来甲状腺问题转好后,睡眠好了一些,但问题一直都在。
到2019年年末,情况逐渐恶劣,对入睡的条件要求越来越苛刻。十一点半前必须上床,如果运气好,十二点前入睡, 可以睡到三四点。不是起夜需要,但总是三四点,突然就醒来。他依据中医理论揣测,凌晨三点是丑时(其实是丑寅交界),肝经当令,自己是不是肝不好。当然,这个问题,他没有问贾医生。
林西雨(化名)在烈士陵园。
在找贾医生就诊前,林西雨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家里没人觉得他有病。儿子晚上喜欢线上打网游,常常十一点后依然在线激动,他不能说什么,说了,儿子会顶撞,太太会拉偏架,自己会生气,当晚的睡眠就岌岌可危。
于是,贾医生的诊断相当于给了他证书,家人终于意识到,他是一名病人。
💤
-06-
只有溺水的人才知道
芦苇也是希望
👱 姜全明 营销主管
除了自己家人,姜全明(化名)不想让周围任何人知道自己的失眠史。但在接受访问过程中,他其实非常坦诚,他希望多一些关于失眠的报道,让更多人知道、理解并帮助长期被失眠困扰的人。
一场好的睡眠成了一个人的梦。
姜全明的理想睡眠是这样的:在一个下着蒙蒙细雨的中午,他在自己的房子里午睡,房子里有一只猫和一只狗,窗外有很多花草。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的,醒来也不知道时下是哪月哪日几时几分。
最后这一条尤其重要,有睡眠障碍的人常常在半夜固定时间醒来,心里会惦记那个时刻,身体也会熟悉那个时刻,那个时间渐渐就成了一把悬着的匕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时间醒来,意味着最自由的睡眠。
在所有遇到的369诊室的病人中,姜全明是为了挣脱失眠困扰做出最多努力的那一个。他去看中医, 吃西药,做冥想,练瑜伽,学攀岩,看各种各样的书,包括介绍大脑怎么运作的书,甚至是去教堂做礼拜, 圣经读了两遍,发现效果不佳之后,又研读各种佛经,听上去是精神在流浪,其实却是一个无助失眠人的窘迫写照。
姜全明(化名)在家中客厅。
关于失眠的痛苦,姜全明也讲述得最痛彻。他从大一开始失眠,到今天已有七八年失眠史。大学时连续失眠之后的某个早上,舍友睡眼惺忪地问,昨晚谁那么无聊在打篮球啊?其实那是姜全明用头不断撞击墙面发出的声音。
无数的夜晚,他一个人哭,曾经歇斯底里,后来默默地,让眼泪自己流淌,哭着睡过去,睡两三个小时起来,继续扮演一个正常人。我问姜全明,睡不着觉时会干吗?他说,睡不着什么都做不了,自己没办法动,因为不想动,不想思考,很累,没有任何动力去做任何事,像陷入一个沼泽地,越陷越深。
姜全明(化名)的药盒。
上一份工作时,公司不给午睡,实在熬不住的时候,他曾经在写字楼的马桶上睡着。现在,姜全明是一家电商公司的营销主管,电商时不时要搞大型促销活动,压力巨大,焦虑。
去年是公司业务拓展最多的一年,这一年他分手了两任女友,都是他主动提出的,原因就是失眠造成的精神低落,觉得太累,不想处理人际关系。对方都曾不断打电话给他,希望挽回,但他都逃避了,并且始终没有告诉对方分手的真正原因。
姜全明说,失眠让他失去表达的欲望,懒得让人认识全面的自己,就这样吧。当被问道为什么要开始一段感情时,姜全明的回答简单又合理,“因为我也有睡眠好的时期”。
为了让自己心静,获得好睡眠,姜全明(化名)读了两遍圣经,发现效果不佳之后,又研读各种佛经。
姜全明说,他其实都挺佩服自己。很多失眠史像他这么长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抑郁症状,有轻生念头,但是他没有。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自己是一个希望能活两百岁的人。
他是科幻迷,高科技控,从小热衷于UFO故事,对未来充满好奇,希望亲眼看到5G啊AI啊这些技术的应用。我听到他的这个总结后,想到一句冷笑话,怎么成为一个作家?你首先得坐着。怎么能不轻生?你要喜欢未来。
他还说,另一方面,自己很爱家人,对家人的责任感一直支撑着他。他还解释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英雄”这句话,他说人生就是一部英雄电影,只有经历挫折的低谷,从中坚强地挺过来,这电影才好看,这才算是精彩的人生。
这很鸡汤,但姜全明是认真的,大概只有溺水的人才知道,芦苇也是希望。
姜全明(化名) 在常去的攀岩馆攀岩,他说攀岩有助于提高他的专注力。
如果你也被失眠问题困扰
希望这份「失眠TIPS」能帮到你
▼
以上内容节选自
《城市画报》2020年10月刊
369诊室的完整记录尽在
《369诊室的病人》
内页抢先看
▼
✒️
文 / 欧阳拜伦
图 /易言
专题设计 /孔韵彤
微信编辑 / 雨衣
实习生 / 张芷菲
👏感谢广东省人民医院对本文的支持👏
题图源电视剧《小欢喜》
更多信息及杂志购买请关注城市画报官方微信号:城市画报(微信号:cityzi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