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小时候,最喜欢过年。
那时的标配:放鞭炮、买新衣、看春晚、领压岁钱、走亲戚、和发小玩耍、开学前熬夜补作业。
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过春节。
寒假开始,书包早早不知道扔到哪里,回到老家,约着发小,那时候还小,不敢放点燃的鞭炮,衣服的每个口袋里都塞满了“摔鞭炮”。几个人围一块,看谁摔得响。
买好的新衣服不舍得穿,除夕夜,穿着新衣服看春晚,看完春晚,小眯一下,被外边的鞭声给“喊”醒,洗洗脸,擦点雪花膏,开启“赚钱模式”。爷爷兄弟五个,爸爸兄弟八个,拜完爷爷拜叔伯,50不嫌少,1000不嫌多。可惜的是,那时候的压岁钱,都上缴“家库”。
那时候的春晚就喜欢看小品,看魔术,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欢声笑语。
初二开始走亲戚,每个亲戚给的压岁钱不一,做的饭菜也不一样。在农村,吃的都差不多。小时候最喜欢去小舅家,舅妈会做好多当时在农村没吃到的美食,每次都是吃的饱饱的。
吃完了,还得和表兄弟们再打一架,每年都打。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开学了,作业还一动没动。可脑海里还在想着那个亲戚家没走,储藏室的鞭炮还剩下多少没有放,压根没去写作业。没办法,为了开学不被罚站,就在开学前三天,起早贪黑的补作业。边写作业,边懊悔:等着下次放假,一定提前写。年复一年,年年如此。
就这样,年还是那个年;不过,曾经的我,却已经长大了。
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曾经放鞭炮的我,每年过年开始给儿子们买鞭炮;
曾经盼着拜年磕头领红包的我,现在开始给儿子们准备红包;
曾经在假期即将结束补作业的我,换成了儿子;
曾经期待过年走亲戚吃美食的我,现在学着做美食来招待亲戚;
曾经的我…现在的我…
现在过年,年还是那个年,只不过是方式改变了好多好多。过年还是回家,可回到家,每人至少一部手机,看着段视频,群发拜年,初一睡觉,喝酒,吹牛。曾经的庄里相亲的见面也不打招呼了,象征性的留个联系方式,加个微信,只不过自己的通讯录里加了几个睡眠而已。今年过年,因为已经住进了社区,老村那边还有好多亲戚要去拜访。初一一大早,给奶奶拜完年,二爷爷领着我们家20来口去拜年。有几个叔叔和弟弟嫌走路累,开着车到每个亲戚家门口,等着我们步行的到了,再一起进家门拜年。(其实,我也不想走,因为我是我们家本辈老大,得起带头作用,唉,老大不好当)
进了亲戚的家门,听的做多的就是,老一辈们的今年高寿了?身体咋样?孩子们现在“混”的如何?
曾经有几年不喜欢过年的我,今年跟着长辈们去拜年,一下突然觉醒。因为有一天,我也会老去,为了老的时候不去后悔,所以现在就要振奋起来,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家族,为了自己的后代。现在苦点累点不算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年,一如既往的过,每年都是365天或366天,不增不减,不快不慢;变的是我们每一位,还是做好自己最重要。
今年34,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把握好当下,充实每一天,生活一定会多姿多彩。
齐帆齐商学院12期28天写作特训营1篇1199字,累计1199字。(过年,立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