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春节打算怎么过
过年必备:只知道老虎棒子鸡,怎么好意思再跟人玩行酒令

过年必备:只知道老虎棒子鸡,怎么好意思再跟人玩行酒令

作者: 上流UpFlow | 来源:发表于2018-02-09 10:52 被阅读86次

    马上就要到过年了,亲朋好友见面,难免想要喝几杯酒助兴,在你们那里,大家都是怎么喝酒的呢,有哪些有趣的行酒令,欢迎在评论里分享喔~

    “来,哥们,干了。”

    “不了,我不会啊。”

    “你们东北人不都很能喝吗?”

    所以,我最恨那些以为东北天冷,就以为东北人就很会喝酒的地图炮们。

    也许是冷的原因,我认识的东北人的确特别能喝。他们一般“先干为敬”。在席间,一句“我全干,你随意”,喝完酒杯朝下,一切都在酒里头了。

    开封很好的代表了河南的酒风。开封斗酒的方式五花八门,主要有猜枚、搦宝、压指头、杠子虫等。因其厚重古朴,在饮酒上也讲究“厚酒”,客人总是要比主人多喝好几杯的。

    传说苏北人也能喝酒,号称“一斤不醉,二斤不倒”。要是不把客人喝到桌子底下,主人就觉得没招待好客人。

    而且我最佩服的是,他们总是能找到劝人喝的理由,不管是升官发财,还是喜当爹。

    于是,酒桌上就搞了一些什么“十五、二十”的名堂,以为助兴。还有掷骰、抽签、划拳、猜数,还有击鼓传花,两只小蜜蜂、老虎棒子鸡,都太过平庸。

    项少龙穿越到秦朝的时候,还把这种“十五、二十”的游戏传染给了赵国公主。不成体统!

    其实,我们上流人士不是这么喝酒的。而且,杜老板把酒酿出来,也不是被你们这样糟蹋的。

    酒令,生于西周,兴于魏晋,到了隋唐就圆满了。尤其是那些个开口“子曰”,闭口“者也”的骚客们。他们一般当筵构思、分韵联吟或引经据典,这叫雅令。

    按照你们现代人的理解,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不是挺好的吗?可骚客们作啊,他们说话、背诗都喜欢对着月亮,所以喝酒聊天也得够逼格。

    行雅令,既能名正言顺装逼,又能义正辞严喝酒,而且想喝酒的时候,只要装输就可以了,操作方便,简单易行。总体来说,不以喝酒为目的的行酒令,都应该直接消失。

    一般这么玩:一群人聚在一起准备喝酒了,好,先指定一个执法队员,号称起名叫“令官”,令官讲规矩,出题,一般就是对对子、猜谜语,写辞赋,实在不行,拨弄琵琶、吟词唱曲或者画画山水画也行。

    有时场面盛大,尤其是在魏晋时期,证据之一就是王羲之做的笔录:“流觞曲水”。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在南昌滕王阁的行酒令上的作业,人家才不会说“我擦,好美啊。”这要被扣分的。

    白乐天被贬到江州当司马的时候,碰到个和他一样遭遇的琵琶女,行酒令的时候,人家姑娘唱了一曲,乐天居士就回了一首长诗。

    一千年以后,《中国诗词大会》弄了个“飞花令”,取自唐代诗人韩翃的“春城无处不飞花”,玩玩文字游戏。除此之外,还有其他雅令,诸如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

    比如说,大家坐一起,互相问:“《论语》里哪些字只出现过一次?”后来还真有人编了这样一本书。他们要是会excel的话,写个程序就OK了,也不用那么费劲。

    遗憾的是,你们丢失了千年来劳动人民的优秀传统,走向了“十五二十”、“老虎棒子鸡”的糟粕中。

    感谢广西瑶族人民的“三关酒”,他们才不和你们一样俗:主人在屋外必经之路上设三道酒关,客人每经一关须饮酒两杯,三关之后,方可进屋宴饮。(“过三关,斩六将”的感觉)

    这种极为尊贵的招待规格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巴马瑶族的祖先卡罗受善良的汉人盘尧收养之恩,成家后率家人采药酿酒宴请养父母,报答他们的恩情。在迎接养父母的当天,卡罗从寨门起每五里设一关,敬二老甘醇的美酒两碗,以示隆重和真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年必备:只知道老虎棒子鸡,怎么好意思再跟人玩行酒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yrf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