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爸爸说眼睛看东西不清楚,想去做个检查。据说华西的眼科很有名,可惜约不上号,退而求其次约了省医院。
今天吃了早饭,打了个滴滴,带着爸妈去看诊。八点半,到达省医院。
时隔多年,再次走进这里,我心里五味杂陈。门诊大厅依然人潮如织,各楼层候诊处同样人满为患,B超,心电图,放射科等地方照旧排着长龙,人来人往……
我牵着爸爸的手,护着妈妈在摩肩接踵的人流里小心着前行。眼科候诊厅,一眼看过去,没有一个空位。将爸妈安置在一根柱子旁站着,我去扫码签到。
预约的专家号,看诊号是三十四号,看诊时间上午十点到十点半。我以为早点来,也许可以早点看,谁料想大家都和我抱着同样的想法。没奈何,只能等。
轮到爸爸就诊时,已是十一点。进了诊室,见到医生,一番检查问诊,不到五分钟,开了单子让去检查。还嘱咐我们要快点,不然上午要下班了。
我牵着爸爸在眼科一诊室,六诊室,十二诊室,十八诊室排队,行动不便的爸爸晕头转向地跟着我,挨个做检查。紧赶慢赶,终于在十二点前检查完毕,带着一摞检查报告单,再次回到二十三诊室找专家看结果。
我满怀期待,结果专家给我泼了一盆冷水,说爸爸的左眼视网膜萎缩,几乎完全失去作用,右眼还有部分视力,但视网膜出现病变,鉴于他年纪大了,做手术已经没有多大意义,治疗也没多大作用,建议维持原状。
我不愿接受这个结果,希望能手术治疗,专家说:“你父亲年龄大了,视力受损严重,如果一定要做手术,很可能他现有的右眼视力都会失去。作为负责任的医生,我建议不要手术。”
我的心里像堵了块石头,压得喘不过气来。爸爸却很平静,对我说“女子,不要强求。我们回去吧。”他似乎对此早有预料一般。
走出专家门诊,妈妈问情况咋样,我说不出话。爸爸反而看得很开,见我愁眉苦脸的样子,拍拍我的头,对妈妈说:“老婆子,我这左眼睛罢工了,右眼睛处于半罢工,以后要请你多多关照了。”
又安慰我说:“女子,莫做出一副天塌了的样子,我这不是还有一只眼睛可以看么?无非就是走路慢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