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笔记,是一个健身教练对于健身,减肥和训练的讲座。自己整理一遍理解更深了,顺便发出来。
三天三夜讲不完,所以只说了一部分框框,后面框架都没记(周边人都睡着了,后面听着听着我也睡着了)。
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效的,没有恢复的训练是危险的。
对于健身或训练而言,肌肉疲劳和肌肉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可参照肌肉恢复曲线进行。
肌肉恢复曲线三分练,三分吃,三分休息,一分天赋。
注重训练和恢复,吃就是营养,这涉及到营养学了。又是一个广大的学科,如怎样计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进而选择食物,合理搭配饮食,从而控制摄入量,达到训练,减肥的目的。
中国人讲究阴阳调和,饮食也一样,食物也有阴阳属性,什么季节该吃什么也是讲究的。
运动理论基础
运动进阶:
1.灵活性。如深蹲,屈髋(两条大腿张开)很容易就蹲下去,相反则难,这就是关节的灵活性。
2.稳定性耐力。有些人卧推手一直在抖,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平时啃骨头剔的那个肉就是维持稳定性的。
3.力量耐力。心肺功能相当于汽车发动机,和人的运动能力成正比。如同样的运动量,有些人心率飙升100几,而有些人才七八十。
4.肌肥大。肌肥大需要在以上1,2,3基础上再练,否则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如有些人肱二头肌肥大,打电话时手都不能靠近耳朵。
5.最大力量。散打时要求人至少100公斤就是这个道理,拳头的力量是关键。
6.爆发力。
关节原理应用
1.灵活关节
2.稳定关节
3.关节分部特点
运动时,让灵活关节尽可能灵活,稳定关节尽可能稳定,让肌肉群发力。
解剖知识
解剖思维,解剖层次。
……
我想起老子《道德经》有言“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求。”
这是讲理论和技术的关系,着重突出“道”的重要性,即尊重客观规律,了解食物属性,了解身体的每一根筋,每一块肌肉,每一块骨骼……了解自己,才能更好的用“道”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