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其实才是30天橙子专注计划的第一天,但这一篇却是最难的一篇。本着0.1>0的输出精神,先把所有我能想到的输出出来,后续再慢慢完善吧。
为什么说产品定位是最难的,因为我觉得这个基本上是一个产品能否成功的存亡手,真正考验一个产品经理好坏的胜负手。在过往的经历中,始终觉得评判一名产品经理的水平高低,核心在于其定位能力,换句话说:做产品某种程度上就是在做定位。定位你的产品人群,定位产品需求,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是在做定位、抓需求,严格意义上讲那更像一个项目经理。但产品定位并不太可能一次性完成,来,就这个定位,这么做就行了,那都是扯淡。定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认识客户,增加认知,优化定位,找到方向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的做产品的过程。
先从大面上拆解下教育产品的定位矩阵,因为这些年自己只做过职业教育领域,所以K12和英语这两个市场最大的教育领域自己的确没有发言权。所以只能先说说大面分类,邀请各细分领域自己入坑,联手共创,这玩意各行如隔山,搞不懂不能瞎掰。
教育圈基本可以按照教育阶段分为:幼儿教育、K12教育、大学教育、职业教育(还有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语言教育市场,因为市场实在太大,不单独列出来实在不好意思)
而就职业教育而言也可以分为四类:拓展体验、兴趣人文、发展培训、应岗培训
职业教育需求-频率矩阵为什么非放一个K12上来,坦率的说是现在职业教育市场没有本质上的刚需-高频市场,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刚需-高频市场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市场。教育互联网的很多特性决定其并不会像传统互联网那样完全依靠需求-频率取胜。其中有三点就非常明显:
1、在线教育,时间比金钱重要。传统互联网的免费思维并不适用于在线教育,从现象级来说今年的知识付费这么火。从需求本质来说,教育是一个逆人性过程,现在大部分的教育还是为教育结果付费,那么质量显然比免费重要的多。中国人信奉便宜没好货,如果教育可以以低价胜出,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挤破头交什么高价学费进一所重点中学了。
2、在线教育,质量与用户高度相关。因为教育质量取决的因素非常多,教育内容+学习氛围+教育理念,这些都不是用价格来衡量的。越到职业教育,教育内容的重要性越来越被教育体验和教育氛围的重要性替代。跟谁学越来越不那么重要,和谁一起学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做定位,定位哪批用户就非常重要,北京清华优秀与其说是因为其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不如说是因为他拥有最好的教育生源。所以你的用户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的教育体验。
3、教育形式的迭代并不是越快越好。互联网讲究快速迭代,这在在线教育同样适用,在内容升级,用户体验各个方面都需要快速的迭代。但教育在进行之出其实就确定了一种核心教育形式,是线上还是线下,是音频还是视频,是练习还是体验。这种形式方面需要跟随用户一起迭代,但并不一定是越快越好,因为用户适应一种教育形式需要时间,快速的迭代会把用户搞蒙。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定位的重要性,其实教育核心形式从产品诞生之初就基本被确定下来,如果产品不变,形式上的变化机会可能非常小。
那么为什么要列出这么一个需求-频率矩阵,因为其实他并不是用来评价那个教育领域更有钱,而是根据这个矩阵去设定你的产品形式。不同的需求强度和使用频率应该应用不同的教育形式,下面就这几个领域列一些不成熟的小建议:
应岗培训:刚需-低频,目的性很明确就是就业(上岗),时间越短越好,不用上课如果就能就业那更好(进化为互联网招聘了,毕竟相比于信息互通,教育显得更重)那么这样的产品形式就非常强调效果,艰苦一点,严格一点没什么不好。所以线下集训依然是现在最好的产品形式,在线教育即使切入,也应该尽可能去复制这个体验,严格要求,严格输出,严格靠谱,降低用户的时间粘性,用户在你这用的时间越少说明你的教育水平越高。而不要总想着黏住用户。
体验拓展:非刚需-低频,怎么活下来的。体验啊,体验式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换句话说体验其实是一种消费。依然这个领域更多被企业培训市场占据,就是因为它创造了很好的企业体验,给了企业一种解决问题的幻觉,拓展一下解决一下团队建设问题,做个内训解决一下员工思维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因为严格意义上他并不能明确承诺结果,但的确可以创造一种优秀的体验,而未来其实是体验经济的时代。这领域其实也是在线教育比较难切入但却有有重点机会的市场,因为这种人与人的深入体验-互动很难在线上发生,但随着VR等技术的发展,不废话了,一句话未来一切都会互联网化,只是先后问题。
人文兴趣:高频-非刚需。为什么说人文兴趣高频,如果你上过音-体-美班,你就知道他的频率了。最差的也得一周去一次吧,而且兴趣培养无止境啊。所以这类产品形式现在就优秀的就是健身房模式。而音乐-美术类的在线产品也越来越多,因为帮你省时间,更重要的是帮你链接更多同好。
发展培训:把发展培训和人文兴趣列在一个区块。很显然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长期且持续需求,但是非刚需,都是用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都是一种有明确需求的体验式消费,都不会承诺明确的结果,都是泛功能性消费,都有很强的圈子文化和学习社交属性。讲到这,聪明人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橙子会做会员卡模式了吧。
今天就到这吧,再讲深今天也写不下去,讲不出来了。
最后插播广告(培养用户习惯第二天,有第二天就有第三天哦):什么?你还不知道橙子学院是干嘛的?每年12门酷炫的软实力训练营,和5000名高能小伙伴一起成长(搜索订阅号橙子school 火速关注吧)9月是习惯养成大神的习惯养成训练营,快扫码关注,别说我没告诉你。
习惯养成训练营9.8开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