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5》有感

作者: 东方润木 | 来源:发表于2024-04-19 22:29 被阅读0次

原文作者:快乐人生老陈

原文:《杜甫5》

但凡红尘中人,尚有名利的牵绊,能做到真正的从容优雅,恐怕寥寥。

真正的从容优雅,必定是无欲无求,超然尘外,方可自内而外地气定神闲,才是一份真正的从容不迫,优雅淡泊。而非人为地在人前努力所展示的那份“优雅气质”,这只会给人以刻意为之的虚伪和造作,这些都是为了迎合或有所图谋而后天刻意的“修炼和改造”,恰到好处地“拿捏着的气质”,并非发乎自然,出于朴质,通俗点讲,就是装腔作势,永远都是“端着”的,即所谓光鲜亮丽“职场精英”们的一贯造作之态。正是官阶愈高,品级渐长,则身入桎梏,有心如芒,毛孔骨节,俱为识见所缚,入理愈深,则去真愈远矣!

真之正等正觉最上乘者,莫非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向无丝毫苛求、刻意而率真,方为真优雅,真从容。你我穷极一生,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那一份真,那一份难能可贵的赤子之心,一份不事雕琢的纯粹,包括一份坦诚相见的真爱!此份真,于今而言,可谓稀世之珍,凤毛麟角。若得之,当以命惜之护之。

而古时之文人,却多葆有这样的一份天真,一份舍我其谁的士大夫情结,他们桀骜不驯,恃才傲物,不畏权贵,敢于坚持真我的一份赤子之心。故他们大多不愿同流合污,和光同尘,所以他们也很难取得现实世界中,官场的得意。故也注定了古代大多有才华有抱负的文人们,命途多舛,郁郁不得志的普遍现象。

先生之文独特处,擅用典故轶事,妥帖地布入学问哲理,典雅中深藏章法,借古喻今,往往望断炎凉,一语中的,文气沛然而出。

相关文章

  • 读杜甫《绝句》有感

    寒假开始,就准备和孩子们一起背古诗。翻开第一首,竟是杜甫的《绝句》,也是自己很喜欢的一首。 全诗是:迟日江山丽,春...

  • 读杜甫绝句有感

  • 读《杜甫传》有感

    谈到诗人杜甫,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悲苦、落魄、忧心忡忡的苦难诗人形象,却对此难以理解。翻开冯至的《杜甫传》,才知他一...

  • 读杜甫《孤雁》有感

    有时真感觉自己是一只离群的大雁,世界虽然这么大,却没有自己的容身之所,有点久孤于世的感觉,呵呵,也可能是自己太过多...

  • 读《杜甫传》有感

    杜甫可能是我读过的诗人传记中,生活最为悲凉的一个。 他一生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虽有治君尧舜的鸿途大志,却始终未展。...

  • 读杜甫《登高》有感

    这首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全诗如下: 登高 ...

  • 读《杜甫传》有感

    最近对孩子进行国学启蒙,每日带着他读《三字经》、《弟子规》、《声律启蒙》,当然古诗也是必不可少,比如李白《静夜思》...

  • 读杜甫诗有感

    余生耗费少偷闲, 一梦相钦去不还。 当向书中寻大道, 应从笔下出尘寰。 三山探物鄙珍宝, 四海腾龙笑玉环。 白发催...

  • 《雨夜书怀》

    读杜甫《旅夜书怀》有感 烟波浩渺去,波涛汹涌来。 穿霄破云天,遨游...

  • 读杜甫《蜀相》有感

    匡扶汉室辅二主,六出祁山终受阻。 劳疾殒命五丈原,堪称丞相著千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杜甫5》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bu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