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答疑摘要
1频次:和症状,体质有关。症状越明显,次数越多。
2灸透暖,舒适是热的传导。还是以壮数为准。比如:产后憋不住尿,中极21壮。
3疤痕灸不长头发,灼灸还会长。
4足三里不用麦粒灸的原因:疤痕灸用于固定不移的位置。足三里定穴用艾壮更准确。
5灼艾不需要出疤痕
6阴阳配穴为表里配,生克配,母子配。脏腑别通是克的关系。比如膝盖痛可用内关。
7 经络症单侧交叉配取单侧穴位,如右侧肩膀阳经痛,用左侧下肢的阳经。(经络症穴位过多时也可双侧一起用,但是左阴右阳,阴升阳降。比如左侧公孙,太白,右侧足三里,丰隆) 脏腑症配双侧穴位。
8 实按灸是热烫拿走。最好用锡纸或金箔纸把灸条头固定下,外侧用铁丝固定,灸条燃烧后是平面,不易烧着纸或布,出水泡。
9 灼艾或实按灸次数:主要用来治疗疼痛,所以多用双数。感受风寒,大椎用5次。
10 胃气弱,不降。先调理脾,加公孙。木克土,再用章门,阳陵泉.
11 疤痕灸就是着完的,仅用于急救,只用于固定不易的穴位和四肢末端的井穴。
12 脏病为主先清理腑。腑病为主,先调理脏。五脏有病要先清理六腑,让表里气机循环
13 舌色代表气机,有气滞,就会伴有血瘀。调少阳经的绝骨既悬钟。瘀用太冲调肝。舌下有紫黑,用三阴交,间使。
春天调肝胆,还要调寒湿使身体气机运转。可用陈皮化湿,配熟普洱,老白茶,黑茶:上午喝。3~5年的陈皮,化痰湿效果较好。多运动。
14 抑郁患者肺的功能弱,宣发的能力下降。这种患者不怕灸。配拍打,使阳气升发。如至阳,灵台,陶道,膻中,内关等。
15 阳虚者多灸背,多灸膀胱经。利水就是温阳。
16 脾肾阳虚,先天生后天,脾虚用补肾阳,多灸脊中,脾俞,命门,肾俞,腰阳关,关元,天枢等。过了雨水后吃红糖姜片。姜片切片后,用红糖腌渍,晒干。春天辛甘化阳。夏天酸甘化阴。
17 肺部纤维灶为西医病名。只能按照 气短来,陶道5,肺腧5,身柱5,神道5补充心的阳,膻中4,肺的下合穴双尺泽4。肺有寒,当补其母(胃),用建里,中脘。有咳嗽,加列缺,偏历。恶心头痛,加太白,内庭,三间,合谷
18 类风湿关节炎做督脉隔姜易灸出水泡,是因为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这些病都水液循环不好。不想起水泡,可在姜泥中加药粉。
19 近视:目者,神之窍也,火之华,通少阴经,心。明亮与否,在火。肝开窍于目,木生火,在厥阴经。按摩后眼穴,风池,睛明,四白,承泣。灸合谷,大骨空,通里,太冲,光明。脾胃弱的加太白。眼睛爱红的加内庭
20 大肠经引起的腰痛为静止性的腰肌酸痛,僵硬。
21 少年白发建议早休息,用药调理。
22 爱睡觉的孩子少灸肚脐。
23 四季:春灸三阴(宣发三条阴经,尤其要调肺气宣发),夏灸风门,秋灸三里,冬灸关元,肚脐。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24 上背痛主要是肺的问题,用胸式呼吸。吸气时提锁骨提肩,扩胸。
**14号晚上8点,专讲2种针对肺的呼吸法
25 艾灸依赖性:未调气血,未能调理到身体短板。应该先养气血。
26 艾壮灸壮数和悬灸时长无法转换,效率不同,不能以时长量化。
27 午时艾灸,最好与吃饭隔开30~60分钟
28 脏藏精,此处精不包括血。血化气,气升华为精。
29 对于小朋友,做麦粒灸不发泡。
30 附件炎为西医病名。做艾灸需要用中医诊断。可用水道,归来,中极,三阴交,大陵,阴陵泉。
31 脚出汗是命门火收敛不好。脚凉是下焦的寒湿,也可以理解为肾寒。利水温阳同时进行
32 瘰疬在脖子,是淋巴结,为阳明和太阴。疣可长全身,为小肠免疫问题,太阳为主
33 阑尾炎,足三里附近有双阑尾穴4,配双曲池4,再加局部痛点,合谷,阴陵泉。痛甚加内关。
34 胆小,没有安全感。丘墟穴,阳辅穴
35 下肢冷甚。单腿调大肠。双腿加命门。都没事,就调肾,膀胱。利水以温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