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7课:百死千难悟良知之一

第7课:百死千难悟良知之一

作者: 橄榄树张悦芊 | 来源:发表于2023-02-21 20:36 被阅读0次

王阳明在与叙爱讨论学问时,当叙爱听到了王阳明去说朱熹思想的漏洞时,非常的疑惑,不知从何开始思考。过了一段时间,叙爱开始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他去反追了很多的事情,从结果追问到自己的内心。他开始反过来印证这些道理,这叫反身实践。之后他就手舞足蹈地的去找了阳明,他在这几天中去实践了从自身求道,而这恰恰印证了阳明所教给他的学问。徐爱的悟性是很高的,他就算知道朱熹学问的主流权威,但他知道朱熹的学问是一条小溪,是从大河插出来的一个歪歪扭扭,有尽头的水源。因为朱熹的学门不是孔孟儒家的主流,他是不正确的,并且不是可以永远追寻的。

叙爱选择了小径,那个是可以永远追寻,并且是笔直的路径。朱熹的学问说格物是诚意功夫明,善是诚身功夫,穷理是性功夫,道问学是尊德性工夫,博文是约礼功夫。而阳明的学问认为知和行并不是开的,行与礼也不是分开的,本体和功夫更是分开的。

阳明45岁时,平了大乱,这也要感谢尚书王琼的帮助,他非常看好王阳明,把阳明当成能对付大乱,让国家国泰民安的人,把期望全都寄在了阳明身上,所以给了阳明机会,让他去平乱,不需要先去上疏。

而阳明完全没有辜负他对阳明的期待。他功德巨大,不仅升了官,还有了奖励,人民们都非常的喜爱他,那些见不到阳明的百姓们也会去拜一拜象征阳明的孩子,原本是给已经牺牲了的英雄用的祖堂,大家已经为阳明射好了,把他的肖像放在上面。

百姓们之所以这么喜欢阳明,是因为就算是国家打来打去,就算是战胜了敌方,也不能换来人民最想要的安居乐业,而是一直处于乱世之中,不能给人民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的活着。而只有阳明一个人去为所有人民来考虑,并满足了人民这个一直没有被满足的要求。这是因为阳明和很多别的武将和领导人们不一样,他不仅在顾着自己立功立德,更多的还是去修齐治平,这是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圣贤梦,而圣贤梦,需要修齐治平才能达到。

并且那些平凡的武将们只会去学习技术和外在的知识,只有阳明会去读4书五经。这也是因为武将的存在就是让国家庶之,而这样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成了这个样子的话,那么就很少有人可以立像阳明这样子的功了。而阳明从小就努力过,所以一定可以做到。

这些事情之后,先生刻了大学和朱子晚年定论,他的门人也刻了传习录。之所以刻大学是想让朱熹的学术失传,这样的话就不会有世世代代的人走错路了。

刻朱子晚年定论,是列出来朱子所说的话,阳明在去注释和解释。而阳明会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故意“错误”地解读,这是为了传播正确的思想去肯定自己的思想,因为去盲目自信的发言,还没有好的背景时,就试着去推翻主流,是非常不科学的选择。因为当时的阳明先生并没有很大的人气,所以去相信一个想推翻主流的不知名学者也是很艰难的。

而之所以刻传习录是因为儒家的圣贤都需要立德,立功,立言,阳明现在就在立言去把自己的志向写出来,也代表开宗立派,因为没有他,儒家就偏出去太多了。

结果在同一年,他最爱的学生叙爱病死了。先生非常的悲伤并痛苦的哭起来。但是以前被政府严重冤枉并挨了40庭丈的人,为何却因为现在的命所哭呢?

不仅是因为自然来说心理上就会有难过,更多的是这阻挡他去传承自己的思想,并且大部分人都无法真正领会新学,因为它实在是一门太高深的学问,只有叙爱这么悟性高的学生才会去领会。但是当杨明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思想还没有提出时,徐爱就这样离开了他,这也是非常令人可惜,伤心的一点。

这也是先生的厉害之处,他虽然一直在做各种各样的行业,为国家付出各种各样的事情,在各项技术上都有成就,但是他的主心骨永远也没有变,永远在追寻那份最高的道德,所以我也应该忽视一些不能改变的命,而不是沉溺在其中。

相关文章

  • 百死千难悟良知

    王阳明历时10余天,就将差一点动摇明朝统治根基的宁王朱宸濠叛乱彻底平复,然而如此不世奇功,却并没有让王阳明别...

  • 圣人之学——点滴骨血

    阳明心学 1. 某于良知之说(良知之说即圣人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良知,内在的感...

  • 圣人之学——点滴骨血

    阳明心学 1. 某于良知之说(良知之说即圣人之学),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良知,内在的感...

  • 再读阳明先生《传习录》感怀

    守仁在龙场,遭诋谪驿丞。 犹死石棺卧,难千悟心衷。 闻道求成圣,授学造才雄。 毋赘言良知,光明盛世隆。 ——戊戌四...

  • 百死千难

    仅仅是过了十多天,声势浩大的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就已经在王阳明先生的智勇双全的谋略之下土崩瓦解,罪魁祸首宁王也...

  • 圣人之学

    十六字心传 点滴骨血 信愿行证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体悟实证成果最大声 ...

  • 圣人之学

    点滴骨血 信愿行证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体悟实证成果最大声 孔子流亡14...

  • 心想生老师初阶第11期第20节团队前行

    1、你有一个庞大的、无形的团队,这是你尽情享受的第一个方法——团队前行! 2、王阳明: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

  • 先生的百死千难

    王阳明在平定了宁王的叛乱之后,最开始我们的猜测都是王阳明可能会得到皇上的重上,或者让王阳明继续升官,但是最后,王阳...

  • 先生的的百死千难

    (接上集) 王阳明,知行的至尊榜样,在历经一到两年的时间的困难后,终于平定的宸濠宁王之乱。这肯定是一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7课:百死千难悟良知之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do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