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一诗,尽在一个“透”字, 犹如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可以说家喻户晓,童叟皆能背之。
刘方平此人,在中唐诗坛上算不得太有名气,但其诗却很清丽。据说刘方平还是匈奴人,至于为何取了个汉族名字就不得而知了。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
从《月夜》一诗可以看出,刘方平的诗很有味道,其特长在咏物,写景,闺情,乡思。 这样的人感情应该是蛮丰富的,正史上关于其记载寥寥。 野史上却对刘方平有诸多评价,有些还不堪入目。实不可信,不予记之。
但刘方平是美男子却是有目共睹。从今天看来,匈奴血统的男女高鼻梁,肤白,身材修长,倒也符合美男子的标准。作为天宝间的名士,刘方平却不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手法甚是高妙。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采莲曲》
落日晴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相和歌辞·婕妤怨》
夕殿别君王,宫深月似霜。
人幽在长信,萤出向昭阳。
露浥红兰湿,秋凋碧树伤。
惟当合欢扇,从此箧中藏。
《代春怨》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送别》
华亭霁色满今朝,云里樯竿去转遥。
莫怪山前深复浅,清淮一日两回潮。
《秋夜泛舟》
林塘夜发舟,虫响荻飕飕。
万影皆因月,千声各为秋。
岁华空复晚,乡思不堪愁。
西北浮云外,伊川何处流。
《新春》
南陌春风早,东邻曙色斜。
一花开楚国,双燕入卢家。
眠罢梳云髻,妆成上锦车。
谁知如昔日,更浣越溪纱。
《望夫石》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
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
刘方平一生所留存之诗不过二十来首,然精品极多,吾读之,不忍其隐于书海,兹摘录以上,以飨大家。
从以上诗中不难看出,刘方平不仅热爱生活,还心地善良,此完全可以批驳野史中所描述的那些丑邪之事。如果说到同性恋,老夫倒怀疑杜二有之。而强迫倒女为娼,则更是无稽之谈。老夫没有弄懂为何野史要对刘方平极尽喷粪抹黑之能事,莫非刘郎气质高雅,身材修拔,文彩斐然而遭嫉乎?
《唐才子传》描述刘方平如下:
方平,河南人。白皙美容仪。二十工词赋,与元鲁山交善。隐居颍阳大谷,尚高不仕。皇甫冉、李颀等相与赠答,有云:"篱边颍阳道,竹外少姨峰。"神意淡泊。善画山水,墨妙无前。汧国公李勉延至斋中,甚敬爱之。欲荐于朝,不忍屈,辞还旧隐。工诗,多悠远之思,陶写性灵,默会风雅,故能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区区斗筲,何足以系刘先生哉!有集今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