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会员专题
逆流之君101北上赵城

逆流之君101北上赵城

作者: 公子晋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07:12 被阅读0次

第101章 北上赵城

凄厉的北风刮过,将几片尚未回归大地母亲怀抱的黄叶无情地吹落,吹断几枝枯索的枝丫。狂风在天地之间扭曲地舞动着,卷起片片残枝败叶,夹杂着地上的沙土,打在行人的脸上如刀子刮过一般生疼。风尘遮天蔽日,看不清官道两旁的原野,只能听见整齐划一的行军脚步声。晋国的步卒方阵行军速度极为之快,他们已经奔袭了三日三夜了,位于先锋的骑兵部队已经早一日出了绛都,也许现在已经收复了三县的失地,只不过大决战还得靠步卒来定胜负。他们衣甲明亮,矛戈剑戟一应俱全,方阵外侧是一层厚厚的盾兵,紧跟着便是一排持有手弩的弩兵,大方阵里套着小方阵,方阵里里外外虚虚实实,无论遇上什么兵种都是一柄杀人的利器。

步卒方阵在官道两边的原野上急速行军,翼护着官道上的攻城器械,望楼车、投石车、攻城床弩等。他们是跟随国君从未有过败绩的镇南军,他们是新兴而起斗志昂扬的镇南军,他们是投身于晋阳之战的镇南军,虽然他们知道自己也许会死,但他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这是一支仁义之师,这是一支有着军魂的队伍,身边的袍泽可能会死去,但他们都将成为为国平叛的英烈,不单每一位阵亡将士的名字会永远留在梁山的英烈碑上,而且家中的妻儿老小还会受到国家的抚恤。只要他们每斩首一人爵位便会提升一级,不管生前而是死后,而且还可以赠与至亲之人,不管你是奴隶还是仆役,不管是国人还是野人,只要有了军功便可以获得自由身,便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块田产,虽然死后公室会收归三成,可那也只不过是为了防止贫者无地可耕,最后留在自己手上的还有一份百世不动的永业田。

白衣银甲的豫让就率领着这么一支信心百倍的队伍,他是镇南军的元帅,副帅仇章曼被留在桃林塞防备秦国来袭,现在的镇南军同刚成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了,当年他们经历偷袭智城和攻灭智伯两次大战,军中将校已经成熟了很多,而且平日里训练也极为注重战略战术的传承。虽说现在人多了不少,光是今次出兵就带了八万人马,可他却一点都不惧怕全民皆兵的赵家,因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战场不是过家家,是个人就能来凑数的,那些仓促征集的新兵光心理素质这一方面便过不了关。春秋百余年的争霸战联合作战不计其数,战败一方往往都是被一些小国的弱兵衰旅所拖累,兵虽然要征,可征什么样的兵却是有讲究的,镇南军的兵员从来不限身份血统,提升也不考虑家世背景,只要你能上阵杀敌就行,这在列国也是独一无二的,虽然他们也招纳普通属民,可招来大都不过是打扫战场的后勤兵,而且都是按州县出兵,极易形成地方派系,军中还时有械斗发生,可在镇南军中这些都是闻所未闻的奇谈怪论。

马上的豫让无比的自信,虽然现在的镇南军已经没有了骑兵这一兵种,而且步卒之中有将近一半都是墨家军中混编而来的,君上把所有骑兵都抽调到墨家军中了,现在的墨家军已经成为骑兵的代名词了,不过即便是没有骑兵他们也能从容面对前方的敌军,因为方阵步兵无论是面对赵家笨重的战车兵还是貌似强大的骑兵都不在话下。

君上已经随墨翟一起往北先行而去,镇南军中只有军师元帅段干木先生与自己同行,段干木看着手下这些精锐的兵卒实在是喜不自胜,坐在马上笑道:“豫让,在宅阳的时候你能想到我们会有今日么?”

“我感觉就像做了一个梦一样,浑然不觉就成了元帅,虽然现今的元帅跟当年的三军元帅相差甚大,可听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只是君上明明知晓我和赵无恤说到底也算是亲戚,却一点也不加猜忌,仍旧让我统帅镇南军,君上的心胸简直比天还要宽广啊!”豫让回忆起当年在首阳山与君上第一次相见时的场景,感觉真是恍如隔世啊,那时候他是一个剑客,一个空有报国之心的剑客,是君上把自己打造成国之利剑,一军之统帅。

如果按照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论最多只不过是一介冲锋陷阵的死士,墨翟也只不过是一守城的都尉罢了,可君上任命了军师这一职务,军师同以往将军的幕府僚属全然不同,而是完全独立于将军之外的一个严密的体系,他们根据战情只对君上负责,他们集思广益向主将提出一套明确的作战计划,但若是兵败他们会和主将承担同样的后果。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套全新的军师体系将军中上下每个人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镇南军才不会败,豫让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地成长起来。

因为每一项作战计划都需主帅副帅与军师三人共同拟定,因此豫让便请教道:“君上命我们镇南军保障墨家军安全,不知段干先生我们该如何配合友军?”

“墨家军收复三县之后的目的便是诱使赵家军出城野战,然后等待我军的攻城队赶去支援,虽然赵无恤按理说不会拒城不出,可他这个人性格比较复杂,万一龟缩在赵城之中我们硬攻起来那损伤可就大多了,我军可以从东边绕道北上切断赵家军的粮道,再者也可以防止东边的新稚狗一部赶来支援,赵家军中上下缺粮那可是不得不同我方出城野战了!”段干木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豫让点头称是,便同意了这个计划,接着担忧道:“不知墨家军和君上现在到底有没有收复沦陷的三个城邑,墨家军虽然弓马娴熟可毕竟未经过大战,守城倒是绰绰有余,至于攻城嘛可能会略逊一筹。”

“君上点子多,攻取区区三城实在是不在话下,元帅就等着捷报吧!”段干木劝慰道。

公孙骄果然是点子众多,随便想一个便够赵家兵喝一壶得了,公室三县的民众对赵家上下本来就没什么好感,公孙骄直接让人放起无数盏孔明灯,灯下挂着无数讨伐赵无恤的檄文帛书,灯熄火灭掉落下去,一个县的民众便将赵家兵赶了出去,另外有个县赵家人手最少,公孙骄大话一吓也便溜之大吉了,只有最后一县稍微费了点劲儿,火箭乱飞,城中顿时成了火海,只好开门投降。

一日之内三县皆平,这恐怕是公孙骄平生最为得意的一战吧,虽然军中上下都为没能痛快砍杀赵家私兵还懊恼,可对于公孙骄来说这种伤亡较少的战争还是最考验主将智慧的,不过此次作战若是没有开疆平坦城的骑兵配合当然也不会如此顺利,当然韩家军虽然出兵的不多,可徐徐出兵却能防止魏驹在背后突然反水捅一刀子,不然魏榆城和高粱城的魏家私兵直接南下与赵家合并一处,然后魏驹再从安邑攻下了绛都那公孙骄可就得又一次流亡了,即便不流亡那这一战便极有可能旷日持久,时日一长便易生变,垂涎三尺的秦国和趁火打劫的齐国很有可能跑来抢摊,这样晋国便会生生被打得四分五裂。

现在公孙骄只能等,而且绝对不能在县邑中等,因为墨家军不同于镇南军,虽然现在军中也有不少镇南军骑兵,可总体来说墨家军战场经验还是过少,不过好在他们倒是个个身手不凡,这可能都是练了墨家剑法的缘故吧。

今夜在旷野中安营扎寨的墨家军防备极为严密,墨翟本来就是一位善于守城的大家,即便扎下军寨也在四方不满了三层拒马桩,每层拒马桩中间还挖好了战壕,战壕中埋伏了值夜巡察的斥候,每个时辰发出一拨,不停地打探北边赵城的军情,生怕有人来夜里劫营。

大帐之中,公孙骄彻夜不眠,同墨翟一起等待着来自镇南军的消息,只要镇南军不来他们便不能冒然行动。一灯如豆,公孙骄还在不停地推演着战阵,思索着如何能尽快攻破赵城,墨翟恭敬道:“臣下对自己的布防还是比较自信的,有我在这里警戒着便可,君上还是早些安歇吧,明日赵城一战定是极为惨烈,养好精神才好。”

“墨翟,寡人虽然知晓墨家军没经过大战,却还是将攻打赵城的头功让你来拿,你知这是为何?”灯光下的公孙骄一丝倦意都没有,心道我可是能连着两天一宿不眠连续在游戏中酣战的高手,怎么会精力不济,即便是面对着下宫两位夫人都丝毫无倦意呢。

“臣下只知君上交代的事尽心办好便是,从来不妄加揣测君意!”墨翟老老实实答道。

“军中有人说你和小夜二人的功劳才抵挡上豫让,寡人这是在平衡你二人的功劳啊,镇南军和墨家军寡人同样倚重,我希望你能证明墨家军丝毫不比镇南军差,你可以和豫让相抗衡的,若是墨家军不能在此战中历练出来,那下宫之中孟姒和息子也无法平起平坐,这个道理你懂么?”公孙骄语重心长说道,他对墨翟和豫让二人同样寄予了厚望,他不希望军中之争影响到了后宫之争,当然自己也尽量保证后宫之争不要导致军中两大派系产生裂痕。

“臣下并不想抢功,更不想牵扯到宫闱之间的纠纷中去,我只是一介臣子,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墨翟心道难道君上始终以为自己替君夫人孟姒说好话是结党,可他是一个行得正的人,根本不惧这些流言蜚语。

“有些事是人力无法改变的,军中有派系之争这很正常,寡人信任你,我也不在乎这些,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总是有轻有重的,不过你这么想其实也不错,做好自己的本分事那是最好的。”公孙骄心道若朝中都是墨翟这样的纯臣那这国家就好管理多了。

正在此时帐外有人求见,墨翟出去私语了一阵,回到帐内禀报道:“君上,镇南军已经离我们的军寨不到五十里了。”

公孙骄终于等到这一刻了,于是下令道:“传谕全军,北上赵城!”

号角声吹起,整个军营一刻钟之后便整军完备,准备往北开拔,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相关文章

  • 逆流北上

    与先生去他一个朋友家,他家在一个高校的家属院里,一排平房,一个小院。在城市的角落,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太幸福了。 门...

  • 读资质通鉴笔记10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 企业规章制度是用来束缚员工手脚的吗?——读《资治通鉴》第二十一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 《资治通鉴》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

  • 国事补记

    国事补记 尝考历史,赵氏为君,非自宋始。一代祖造父为帝之裔,伯益九代孙,季胜之玄孙。为周御士,以军功封赵城,以城为...

  • 一分两半说赵胜(平原君)

    文/雕琢人生 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战国四公子之一。 世之评价平原君,褒贬不一,四公子中,平原君...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一六)

    赵取周之祭地,周君患之,告于郑朝。郑朝曰:“君勿患也,臣请以三十金复取之。”周君予之。郑朝献之赵太卜,因告以祭地事...

  • 秦赵约而伐魏

    秦赵约而伐魏,魏使入见赵王: 邺城形非魏有,寡君欲献大王。 敝邑之吏芒卯,正在邺城等候。 未知大王意下,准备何以报...

  • 内祸莫大于朋党--读唐顺之《信陵君救赵论》

    信陵君窃符救赵,俗人皆以为历史美谈,实则非也。信陵君非为救赵也,乃救平原君也。平原君与信陵君有姻亲之好也。若非赵平...

  • 苏秦始入赵

    苏秦始入赵,请见奉阳君: 君杀赵主父,其罪不容恕。 故君之立也,其危如累卵。 君若听吾言,可保君无虞; 君若不听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逆流之君101北上赵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zfj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