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是难以周全?
一个人思考问题的周密程度是个人思维品质的主要指标。
不能做到周密思考问题的原因
第一,偏好生动形象的具体事例甚于抽象的信息,即思维和决策更容易受少数特殊事件的影响。比如一说到辍学创业就想到盖茨、乔布斯这些极端成功的例子,却完全忽略数量远多得多的辍学创业的失败者。而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显然这些极端个例并不能反映总体情况。若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思考就可能出现偏颇。
第二,“证实偏见”。一旦形成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接下来往往只是在佐证这个看法,只关注能证实这个观点的论据,而对相反的论据视而不见,因此就无法从反面来思考问题。
第三,每个人受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的限制,必定存在思维“盲区”。每个人很难自己去消灭这些“盲区”,因为它们属于“未知的未知”,即一些自己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时,自己无法完全消除盲区,最多只能逼近无盲区的状态。
总的来说,自己在思考时会有很多毛病,会被生动的个案吸引,会固执地捍卫自己的观点,还会对自己的未知领域毫无洞察。为了克服这些毛病,需要一些“工具”,来为思考提供某些框架结构,或是提供某些支撑,在此把它们称为“思维脚手架”,它们可以帮助自己的思考更自如地伸展开来。
最常用的“脚手架”是矩阵和清单。
网友评论